规模分化严重
私募行业渐显马太效应
⊙记者 丁宁 ○编辑 张亦文
此前为光环所笼罩的阳光私募正在面临与公募基金相类似的渠道和规模困局。去年开始银行渠道逐渐对私募发行有所“甄选”,在一些具有业绩和品牌优势的私募获得投资者青睐的同时,部分名不见经传的小规模私募则面临巨大的压力。
业绩风向之下,私募基金马太效应逐渐显现。
分化严重
统计显示,2011年上半年全国发行成立阳光私募产品351只,预计规模为300亿元,截至2011年6月30日,国内阳光私募总规模达1420.1亿元。
增长的背后,是私募规模两极分化的趋势渐显。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目前520家阳光私募公司中,规模较大的65家私募管理资产达到1043亿元,占总规模的73.45%;394家较小的阳光私募公司总规模173.4亿元占比仅12.22%,私募两极分化严重。
520阳光私募公司中,资产管理规模超过5亿元的为65家,占比12.5%;其管理资产规模为1043亿元,占比73.45%,平均每家公司管理规模为16.05亿元。
其中,管理规模在30亿元以上的私募公司为11家,包括重阳、泽熙、凯石、朱雀等。11家阳光私募管理资产总规模为488亿元,占比34.36%,平均管理规模达44.36亿元,最大的阳光私募规模已经超过100亿元。
数据还显示,394家阳光私募公司管理规模在2亿元以下,管理规模173.4亿元,占比12.22%,平均每家公司管理规模仅为0.44亿元;规模在2-5亿元的私募,管理资产资产总规模为203.6亿元,占比14.33%。
渠道挑食
融智评级研究中心研究员田密表示,阳光私募资产管理规模呈现两极分化与渠道发行密切相关。她指出,销售能力较强的银行、券商等已经成为阳光私募的主要渠道,而渠道方除了考虑私募的业绩之外,规模、名气也是考察的对象,所以加剧了阳光私募的分化。
“私募风格特征是导致阳光私募分化的原因之一。”田密指出,通过历史数据考察,规模较大的阳光私募,整体风格偏稳健,更受机构投资或者大额资金的青睐。
作为国内销售能力最强的渠道,处于强势地位的银行较为“挑食”。据悉,2010年起“私募白名单”开始在银行间盛行,一些有业绩、品牌或规模保障的私募更易获得银行的青睐。而一些规模较小的私募,则很难获得银行的认可。
市场分析指出,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规模较小的阳光私募不管在投研团队建设和销售发行方面都处于劣势,会经常面临业绩和规模的双重压力,阳光私募两极分化的格局会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