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调查·产业
  • 11:信息披露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上半年GDP增长9.6% “硬着陆”风险暂释
  • 时政精要
  • 从结构看数据
  • 国务院多项措施扶持生猪生产
  • 今日关注
  • 伯南克:美联储可能采取进一步刺激政策
  • 证监会:IPO获批后6个月内可择时发行
  •  
    2011年7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头版 下一版
     
     
     
       | 1版:头版
    上半年GDP增长9.6% “硬着陆”风险暂释
    时政精要
    从结构看数据
    国务院多项措施扶持生猪生产
    今日关注
    伯南克:美联储可能采取进一步刺激政策
    证监会:IPO获批后6个月内可择时发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结构看数据
    2011-07-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亚夫

      现在,经济分析越来越“赶”时间了。比如,早在上半年及6月份经济数据公布之前,各种各样的说法就流传了。

      有人说经济存在“硬着陆”的可能,有人说没有“硬着陆”的理由;有人说会出现中国式“滞胀”,有人则表示,没有“滞胀”的问题。

      凡此种种,五花八门。

      最极端的做法是,凭一个数据就铁口直断。如,有言论称,民企因货币政策而亏损。但工信部的解释是,由于国际因素及原材料上涨,影响了中小企业。

      类似这样的忽悠言论,一度四处泛滥。这有利于冷静观察经济走向吗?存疑。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听听也无妨。

      问题是,现在数据出来了,该怎么看上半年的经济表现呢?由于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头两个季度数据,因此关注度很高。

      这是很自然的。现在,主要数据都出来了,可以从纵向与横向做比较了。此时,如果能从整体结构上来观察,也许更能够看出点名堂来。

      先讲货币政策及执行情况。上半年,央行受到不少质疑。主要是资金收得过紧,而通胀又没有压下来,货币政策的效果似乎不很明显。

      为了缓解人们对资金的焦虑,6月份,M1和M2环比都略有增长,这很可能是资金将有所放松的信号。然而,有些问题并不是投放了资金就能解决的。

      就好像物价问题,现在都把目光放在了猪肉上面。猪肉涨价是一个事实,但物价问题的关键并非是猪引起的。核心是结构问题,不能模糊焦点。

      而中小企业的亏损,最重要的也不是资金问题,而是转型问题。自国际金融危机暴发以来,这个问题不是被解决了,而是被应对危机的措施所掩盖了。这是关键,不能什么都赖在货币政策头上。

      现在,从数据结构上分析上半年的经济表现,应该讲,经济运行的整体质量要比人们感受到的好一些。尤其是投资、消费、出口的情况,有一些新苗头。

      比如,出口的结构有所优化,这是对外贸易战略调整所希望的。而投资更倾向于民生项目。如保障房建设,就有一石三鸟的效用。另外,消费也从应急状态回归正常,相关指标都进入了平稳区间。都有待观察。

      当然,现在经济拉动还要靠投资,这也是必然的。因为经济转型也要给出时间,更何况中国发展还有这个需要。总之,头两个季度还不能说明问题,第三季度更关键。

      从目前情况看,政策方面做适当微调将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