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调查·产业
  • 11:信息披露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稳物价有利条件增加 四季度CPI有望明显回落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8%
  • 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更显迫切
  • 保障房统计调查制度7月开始实施
  • 经济增速温和放缓 增长动力仍强劲
  • 6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创年内新低
  •  
    2011年7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稳物价有利条件增加 四季度CPI有望明显回落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8%
    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更显迫切
    保障房统计调查制度7月开始实施
    经济增速温和放缓 增长动力仍强劲
    6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创年内新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经济增速温和放缓 增长动力仍强劲
    2011-07-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秦菲菲 ○编辑 衡道庆

      ⊙记者 秦菲菲 ○编辑 衡道庆

      

      上半年GDP同比增速维持在9.6%的水平,基本打消了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速可能过快放缓的担忧。

      

      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增长

      国家统计局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从环比来看,二季度国内GDP增长2.2%。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目前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尽管部分指标在二季度出现一定回调,但主要是主动调控的结果,是部分刺激政策退出以后市场的一种正常反应。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比较强劲,经济增速快速回落的风险较小。

      盛来运说,目前主要的经济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从去年三季度至今,经济增速基本稳定在9.5%-10%之间,“这个增长速度相对于‘十二五’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以及从国际各个国家的层面上来看,都是不低的。”

      据介绍,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24567亿元,同比增长25.6%。特别是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迅猛,达26250亿元,同比增32.9%。其中,住宅投资18641亿元,增长36.1%。

      消费方面,市场销售稳定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833亿元,同比增长16.8%。不过汽车、房地产相关商品销售有所放缓。

      从实体经济来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四个季度基本稳定在14%左右。从就业来看,上半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比上年同期增加500多万,二季度外出农民工的人数在一季度的基础上继续增加400多万。从增长质量的指标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27.9%,反映增长质量还是比较高的。

      上半年9.6%的GDP增速保持在较为健康的区间内,与此同时,GDP第二季度环比增长2.2%,也高于上一季度的2.1%。这基本打消了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将严重放缓甚至出现“硬着陆”的担忧。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表示,二季度GDP增速好于市场预期,表明中国经济再度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他说:“预计中国经济今年不会出现明显减速。在经济增长动力仍然保持稳定向好态势的情况下,市场不应过度看空中国经济。”

      盛来运也表示:“尽管部分经济指标在二季度出现了一些回调,但也主要是主动调控的结果,是部分刺激政策退出以后市场的一种正常反应。”

      盛来运说,前期对汽车销售的补贴政策取消以后,再加上部分城市出台了汽车限购政策,今年汽车的销量有所下滑,限额以上汽车的销售金额增速同比回落20多个百分点。房地产的调控也对相关产品的销售造成了一定影响,“这是刺激政策退出以后的正常反应,就像一个人跑步一样,不能老是以加速度在冲刺,他必须放慢一下脚步,为了以后跑得更好。”

      

      经济增长动力仍强劲

      盛来运指出,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比较强劲,经济增速快速回落的风险比较小。

      盛来运分析,从投资来看,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地方投资的积极性比较高,上半年地方投资增速是28.1%,民间投资增速是33.8%,远远高于全国固定资产平均增速,民间投资的热情仍较高。

      在消费方面,盛来运说,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有助于提高消费的实力;同时,社会保障以及消费环境在继续改善,也会提高消费的倾向;进出口增速虽然回落幅度较大一些,但是目前20%左右的速度是不低的。

      另外,各地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包括产业升级的步伐在加快,这也会不断赋予经济增长新的活力和动力。“所以我觉得中国经济未来一段时间的增长仍然还是保持稳定增长,对这种态势我充满信心。”盛来运说。

      国研中心有关专家对记者说,今明两年是刺激政策退出、寻找平衡点的两年,是“软着陆”的温和增长期,短期来看,经济增速不会有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