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前进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13日在国会参议院就经济及货币政策发表讲话,说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是美联储必须保留的选项之一,暗示美联储重启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性较高。然而事隔一日,他在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上马上又改口:“现在情形更加复杂了。通胀率在上升,近期美国经济将会如何发展也无法确定。我们现在并未准备采取进一步刺激措施,要看美国经济的具体发展情况。”他还称,即便采取第三轮刺激措施,效果也未必就一定很好。
伯南克到底放的什么烟幕弹?
关于美联储是否重启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一直存在争论。截至6月30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已扩张到29034亿美元,而在2007年12月27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只有9256亿美元,也就是说,美联储资产负债3年多扩张了约3.14倍。鉴于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仍较高,美国将会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这一点毋庸置疑,美联储将继续保持低利率政策,美联储会维持以往购买债券规模不变,将会继续用到期债券资金购买国债,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维持低利率,没有迹象显示美联储会迅速收缩臃肿的资产负债表。
当然,最近一段时期仍是观望期,任何经济数据的恶化都会催生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并且伯南克一直认为美国的通胀不会大幅度上升,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有利条件没有明显改变。货币政策决策与财政政策明显不同,财政政策往往要通过立法程序,经过议会多轮讨价还价,有时还要不断修改细节才能获得通过,美国政府提高债务上限就面临这样的难题,而货币政策无须经过议会的繁琐程序,决策程序简单,实施迅速。因此,美联储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可能性较高。
笔者认为,美国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可一石三鸟。首先,美国失业率较高,刺激经济仍然是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只能向前,不能后退,否则将前功尽弃,伯南克必须要等到确信经济转好时,才会考虑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回收流动性。其次,美国的债务水平很高,如果提高债务上限,必须以债养债,美联储继续购买国债有利于稳定利率和国债的价格水平,提供市场流动性,促进实体经济复苏。尽管美国国债有众多投资者,但是美国债务风险不断上升,风险报酬也会相应上升,国债利率会上升,美联储收购国债有利于稳定低利率,降低融资成本。第三,可以促使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货币加快升值。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施压人民币升值,认为人民币升值速度不够。中国坚持自主性、渐进性和可控性原则,人民币采取稳健的升值方式,但在美国人看来,美国维持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币若不加快升值,外汇占款会大幅度增加,在大量资本流入下,中国央行的冲销干预压力上升,通胀的压力也会上升。这也是倒逼人民币升值的另一种方法。此外,据报道,在伯南克的支持下,6月19日美联储内部正在就制定准确的通胀目标展开探讨,CPI警戒线目标很可能提高至5%,这也意味着美联储正为下一步宽松政策寻找出口。如果通胀目标提高,美国加息可能还会继续延后。
因此,从美国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来看,尽管会受到国内外的强烈批评,美联储可能仍会将量化宽松政策进行到底,毕竟国内经济复苏和降低失业率目标是第一位的。美国债务上限的提高一旦实现,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可能会迅速跟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是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主要的政策手段,也是短期内能采取的最佳刺激政策措施。因为只有经济增长和失业率降低,最终才能实现减少财政赤字的目标,也有利于2012年奥巴马的竞选连任,所以,美联储愿意冒这个险。对奥巴马政府而言,在大选压力下,削减政府开支、收紧政策可能性较低,而恢复经济,增加就业,就需要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配合,因此,提高债务上限和CPI警戒线标准是必然选择。
再从债务违约和实施QE3两种政策来看,恐怕不会有人认为美国会赌“技术性违约”。因为从长期来看,美债的安全性和美元的国际信用“金字招牌”是美国推行金融扩张和金融霸权的两张王牌,丧失国际社会信任这种潜在的损失的后果将是不可承受的,所以,美债违约是“损人更损己”的招数。而美联储敢坚持“量化宽松政策”,是因为采取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或变相量化宽松政策,有利于刺激美国经济,虽然效果不好,副作用更大,但至少是起作用的。由于货币政策存在一定滞后效应,现在就给量化宽松政策定论可能还为时尚早,至少伯南克对量化宽松政策效应深信不疑。
究竟量化宽松政策最终能否给伯南克正名,世人将拭目以待。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