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融资
  • 12:上证零距离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希腊或可救 欧元却无解
  • 对下半年新增流动性不可掉以轻心
  • 财政收入增幅不平衡
    凸显新压力
  • 安置房墙砖竟还不如豆腐渣!
  • 直面新一轮长期性全球滞胀
  • “达芬奇密码”之殇
  •  
    2011年7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观点·专栏
    希腊或可救 欧元却无解
    对下半年新增流动性不可掉以轻心
    财政收入增幅不平衡
    凸显新压力
    安置房墙砖竟还不如豆腐渣!
    直面新一轮长期性全球滞胀
    “达芬奇密码”之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直面新一轮长期性全球滞胀
    2011-07-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志鹏

      ⊙张志鹏

      

      当前对于经济是否面临滞胀危险的争论,源于对滞胀性质认识上的差异。

      滞胀不是“传说”, 它既是资本性支出周期的特征,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技术创新周期的突出表现。作为长波周期的一个特定阶段,滞胀通常会持续较长时间,这是必须面对的一个大趋势。通常而言,推动技术进步、产业调整转移、消除垄断力量、降低交易费用,是走出滞胀的基本思路。

      在传统的理论中,将滞胀只是看作短期存货周期调整的结果,或者是由于石油等原材料成本突然上升的冲击所致。因此,滞胀通常是几个季度的事情,似乎通过货币政策的调节,就能回避或者化解滞胀。然而,回顾经济史,滞胀是与市场经济运行相伴而生的,只不过在过去人们将其视为多个不同的经济衰退和危机。具体来看,至少在20世纪全球就有三次持续较久的滞胀期。在1907年至1908年、1910年至1912年、1913年至1914年间,资本主义国家就经历了长期的滞胀;在30年代“大萧条”时期同样危机重重;这两次滞胀,最终靠世界大战这样残酷的战争方式才得以挣脱。到了70年代,特征更为明显的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滞胀再次出现。这场危机则通过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得以化解。

      为什么在长波周期中会出现滞胀?这是由于技术创新之后资本性支出遇到了产能扩张的瓶颈。每当重大的技术创新激发出了世人的广泛需求后,就会引起一次大的资本性支出浪潮和某个独特的、领导性的产业部门崛起。在这些主导产业扩张时期,新的资本促使投资回报的增加,进而吸引更多投资。与此同时,货币的数量与流通速度提高,导致了对商业有利的价格上涨。技术创新作为经济繁荣的触发器,会带来一系列创新活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对资本、原材料、服务及新的配套产品等多方面需求的增加。这就是约瑟夫·熊彼特所发现的创新蜂聚。整个经济中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是,当产能扩大到一定临界状态后,一方面,随着主流产品的普及,消费需求趋于稳定,新增需求降低,出现了市场约束;另一方面,随着各种生产成本增加,利率开始上升,竞争加剧,企业利润率下滑,投资过度与需求不足的矛盾逐渐尖锐。为了鼓励投资和生产,温和可预期的通胀遂成为许多政府的必然选择,这在经济中就会表现为工资和物价的螺旋式上升。例如,当电气革命在20世纪初期引起经济繁荣时,美国的胡佛总统高喊着“家家有辆小汽车,家家锅里有只鸡”之后,庞大的生产能力遭遇需求不足而迅速崩溃,引发了30年代的危机。70年代,当电子革命进入尾声时,引起新一轮经济衰退。在1972年至1973年间,美国政府采取让美元贬值、扩大财政赤字等措施来增加就业。美国工业生产在经历了一个短期高涨之后,也就进入了全面滞胀阶段。

      至于当前面对的全球性滞涨风险,在笔者看来,直接来自于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的减速。2004年以后,全球计算机生产快速膨胀,截至2008年底,全球个人电脑数量达到了10亿台。这一过程只经历了27年,如果再增加10亿台将仅需五年时间。可见,这一轮产业革命也已走到顶点,开始下滑,进入了长波周期所具有的市场约束的宿命期。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的资本回报率降低,市场减少,失业增加,经济更加倾向于“滞”,加上长期积累的高债务,滞胀遂合并呈现。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劳动者的工资稳步上升,虽然在短期内成为拉动需求的力量,但就长期来看,则推动了物价上涨,特别是食品价格快速上升,滞胀也不可避免。

      “萧条的唯一原因就是繁荣”,乐于见到繁荣的人们同样应敢于直面萧条。认识到滞胀是长波周期的必然阶段,认识到在全球化今天的市场运行特征,才是直面滞胀,探求滞胀的缓解之道。历史教训告诉世人,战争是代价最高的解决手段,在今天绝不可取,而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剩下比较可行的选择,就是通过制衡国内的分利集团,改革收入分配结构,从而降低交易费用,增加创新机会了。

      (作者系江南电缆有限公司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