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丹丹 ○编辑 王晓华
坐落在北京复兴门内的央行大楼是西长安街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上半年,这幢楼里制定的一项项政策,通过一个叫“货币传导机制”的抽象管道,与苏北的某个小公司扯上了关系。
姚先生在江苏北部有一家路桥建筑公司。因为该公司在当地的资信较好,再加上前两年国家鼓励基建投资,他很容易从银行拿到贷款。
今年以来,姚先生发现,“钱贷不出来了。”当地的市分行收紧了信贷额度,“找熟悉的信贷员,他经常说当月的额度用完了。”
确实,今年上半年,在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按日考核的存贷比等审慎的监管措施之下,银行的借贷能力受到限制。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4.17万亿元,同比少增4497亿元。
在姚先生一筹莫展之时,银行的业务人员向他推荐了承兑汇票。承兑汇票是银行的表外业务之一,并不占用银行表内的信贷额度。其一般流程是,银行签发承兑汇票并交付给收款人,收款人向汇票上记载的付款人请求付款,付款人应承担付款义务,银行收取一定手续费用。
姚先生拿着承兑汇票找到付款人。他需要支付给付款人4%的半年利率,同时支付给银行7%的年利率,这样算,姚先生一年需要支付的利息达到15%。
虽然可以筹措到资金,但是承兑汇票的资金成本明显高于从银行直接贷款。在央行本年度第三次加息后,人民币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56%。
但是,“能拿到承兑汇票就不错了,”姚先生显然对这个利率水平很满意,“民间借贷更贵!”
姚先生同时还向民间的担保公司拆借了一笔资金,月息三分,即一年36%的利息,“去年我们这儿的民间利率也就是12%。”不仅如此,与银行借款不同,民间借贷在借款之前就要扣除利率。
按照36%的年利率和这种借款方式,算个简单的算术题。假如姚先生借款100万元,借期一年,则担保公司一开始只给姚先生64万元,到借款期结束姚先生需要归还100万元。这个利率就远不止36%,而是高达56.25%!以此方法,去年民间贷款利率是13.6%。
今年以来,姚先生共通过承兑汇票贷款了2600万元,向民间借贷了500万元。记者给姚先生算了一笔账,他今年需要支付的利息为671.25万元。而如果是在去年,银行贷款按照5.56%的一年期基准利率上浮10%后为6.1%计算,民间借贷按照13.6%计算,他仅仅需要支付226.6万元利息。
这样计算出的账目结果是惊人的——在一年内,姚先生的路桥建筑公司的资金成本飙升了近3倍!
“我认为钱这么紧张不会持续太久的。”姚先生颇为乐观,“以前也有过这样的情况,不就是政策周期嘛,熬一熬就过去了。”
姚先生的乐观或许有点道理。中央高层在最近连续召开的四次经济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总量合理增长,并将避免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与多种因素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大的影响。
中行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宗良建议,由于目前银行可贷资金已经比较紧张,部分实体经济的正常贷款活动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下半年货币政策运用的幅度较小,侧重微调,存款准备金和加息工具的使用将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