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创业板·中小板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市场·资金
  • A7:市场·期货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下半年货币政策延续稳健轨道
    期待信贷“有扶有控”
  • 刘煜辉:经济软着陆预期
    是中国股市进入牛市的起点
  • 姚先生的“生存账”
  •  
    2011年7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特别报道
    下半年货币政策延续稳健轨道
    期待信贷“有扶有控”
    刘煜辉:经济软着陆预期
    是中国股市进入牛市的起点
    姚先生的“生存账”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姚先生的“生存账”
    2011-07-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李丹丹 ○编辑 王晓华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王晓华

      

      坐落在北京复兴门内的央行大楼是西长安街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上半年,这幢楼里制定的一项项政策,通过一个叫“货币传导机制”的抽象管道,与苏北的某个小公司扯上了关系。

      姚先生在江苏北部有一家路桥建筑公司。因为该公司在当地的资信较好,再加上前两年国家鼓励基建投资,他很容易从银行拿到贷款。

      今年以来,姚先生发现,“钱贷不出来了。”当地的市分行收紧了信贷额度,“找熟悉的信贷员,他经常说当月的额度用完了。”

      确实,今年上半年,在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按日考核的存贷比等审慎的监管措施之下,银行的借贷能力受到限制。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4.17万亿元,同比少增4497亿元。

      在姚先生一筹莫展之时,银行的业务人员向他推荐了承兑汇票。承兑汇票是银行的表外业务之一,并不占用银行表内的信贷额度。其一般流程是,银行签发承兑汇票并交付给收款人,收款人向汇票上记载的付款人请求付款,付款人应承担付款义务,银行收取一定手续费用。

      姚先生拿着承兑汇票找到付款人。他需要支付给付款人4%的半年利率,同时支付给银行7%的年利率,这样算,姚先生一年需要支付的利息达到15%。

      虽然可以筹措到资金,但是承兑汇票的资金成本明显高于从银行直接贷款。在央行本年度第三次加息后,人民币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56%。

      但是,“能拿到承兑汇票就不错了,”姚先生显然对这个利率水平很满意,“民间借贷更贵!”

      姚先生同时还向民间的担保公司拆借了一笔资金,月息三分,即一年36%的利息,“去年我们这儿的民间利率也就是12%。”不仅如此,与银行借款不同,民间借贷在借款之前就要扣除利率。

      按照36%的年利率和这种借款方式,算个简单的算术题。假如姚先生借款100万元,借期一年,则担保公司一开始只给姚先生64万元,到借款期结束姚先生需要归还100万元。这个利率就远不止36%,而是高达56.25%!以此方法,去年民间贷款利率是13.6%。

      今年以来,姚先生共通过承兑汇票贷款了2600万元,向民间借贷了500万元。记者给姚先生算了一笔账,他今年需要支付的利息为671.25万元。而如果是在去年,银行贷款按照5.56%的一年期基准利率上浮10%后为6.1%计算,民间借贷按照13.6%计算,他仅仅需要支付226.6万元利息。

      这样计算出的账目结果是惊人的——在一年内,姚先生的路桥建筑公司的资金成本飙升了近3倍!

      “我认为钱这么紧张不会持续太久的。”姚先生颇为乐观,“以前也有过这样的情况,不就是政策周期嘛,熬一熬就过去了。”

      姚先生的乐观或许有点道理。中央高层在最近连续召开的四次经济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总量合理增长,并将避免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与多种因素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大的影响。

      中行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宗良建议,由于目前银行可贷资金已经比较紧张,部分实体经济的正常贷款活动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下半年货币政策运用的幅度较小,侧重微调,存款准备金和加息工具的使用将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