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杰 ○主持 于勇
短期通胀回落,经济进一步紧缩的概率不大,市场有一定机会;中期经济结构调整尚未完成,市场将伴随经济结构调整,震荡态势或未变;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和地缘两大战略纵深的开拓值得关注。
回顾从2009年以来的宏观和市场环境,“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上水平”一直是政策的着力点,而在期间的不同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我们看到,这四个方向,从实施进度上看,由慢到快;从实施难度看,由易到难;而从见效时间看,由短到长。时间来到2011年中,当最容易推进、最快见效的保增长措施逐步退出,其声音已经逐渐远去,而控通胀成为过去半年多来政策的主基调。扩内需,调结构,上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些慢变量,任重而道远,目前看来并未完全达到目标。
经济和市场之间,相生相随。如果经济尚处于结构调整过程,那市场伴随着也必将是个结构调整的过程,具体体现为市场的各个子行业之间的市值占比的此消彼长,市场盘整震荡的大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但从一个较短的周期看,市场存在一定的机会。原因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持续紧缩的条件不具备:从国内环境看,我们认为保增长,调结构和控通胀这三个目标是并行的,经过连续的加息和调整准备金后,政策进一步大幅紧缩的空间较小。考虑到前期累积的紧缩举措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二季度逐步显现,我们认为未来政策面或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放松。
二、从国际环境看,欧债危机、中东乱局、美国潜在的QE3量化宽松政策,都给全球经济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做法,不值得提倡。但对于国内而言,我们也要有清醒的认识:即国内相对稳定的经济大环境,这是我们从容应对国际大环境不确定性的大前提。中国需要时间,也需要空间完成结构调整,完成战略布局。
三,从市场估值看,整体处于相对合理水平,进一步回落的概率较小。目前大市值股票估值处于历史低端,中小市值股票经过过去半年的回落,部分成长性较好的公司价值显现。
四、对于市场关注的一些事件性问题,如地方债、如国际评级公司下调国内银行评级等,我们不去妄自评论相关事件,但我们认为其严重性可能没有想像中那么高。至于评级,平静待之则可。
因此,我们认为,短期内随着市场整体估值水平的回落,以及未来通胀翘尾因素影响的逐步减小,市场的不确定性将降低,整体将面临一个较好的投资时机。
从一个中长期的角度看,中国有两大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特点:庞大的制造业产能和庞大的消费人群。过去,这些制造业和劳动人口大部分服务于出口行业,而如果未来政策的导向是鼓励消费,那么在庞大的制造业产能和消费人群之间,就能搭起一座消费以及保障消费的制度性桥梁,中国经济的内生增长将进一步得到加强,经济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这可称为中国经济的“战略纵深”。正因为战略纵深足够,因此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空间。如何发挥这个战略纵深的作用?关键在于消费,以及保障消费的制度性框架建设,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对于中国的庞大制造业而言,高端化、提高附加值、提升竞争力是未来必由之路,包括海工装备、航空航天在内的高端制造业依旧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鼓励和发展内需的过程中,伴随着的是国内产业和劳动力的西移,这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出现的一个新的变化。伴随着国内高铁渐成网络,将带来交通物流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以此为基础,中国可以进一步通过陆路拓展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市场,这可称为中国地缘上的“战略纵深”。我们看好西安及其周边地区在中国未来西部开发以及连接中亚、西亚的大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因此,从一个长周期看,中国需要通过结构调整和布局,完善上述两大战略纵深,则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得到进一步的保障。目前,市场战术上是可以参与的,但战略上,我们仍需更多的等待和观察。(作者系鹏华盛世创新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