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上海市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上海GDP增速8.4%,排名全国倒数第二。不唯如此,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还出现了12年来首次负增长,比去年同期下降5.8%。
作为中国与世界经济交互作用的枢纽和平台,上海一直是中国的经济龙头。1992年至2007年,上海经济以GDP为参考坐标连续16年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数2.2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引擎”可谓名副其实。然而自2008年起,上海的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煎熬,几年来,上海人眼睁睁地望着诸多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和上海之间的落差日益缩小,而跨国大企业如惠普、英特尔、微软、明尼苏达等也接二连三从上海外迁周边城市。还有更多外企虽然难舍长三角,特别是对上海有所留恋,但眼看劳动力成本与日俱增,企业的负担越来越重,价格优势难以维系,也不得不向西转移,寻求新的落脚处。与杭州、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周边城市,甚至成都、武汉等后发城市的精耕细作、求贤若渴相比,上海的政策环境、商务成本和人才成本优势不复存在。
是什么绊住了上海的脚步?
上海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的解释是,“这跟各个地区发展阶段不同有关,所以有不同的增长速度。”有学者认为,京沪两大城市GDP增速放缓,是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必然,但其他导致GDP放缓的因素也不容忽视。的确,不同发展阶段确有不同的增长速度,而且对上海而言,理该追求高质量的发展,有高科技含量的增长,与其他地区形成错位竞争。但上海遭遇向上拓展的瓶颈,的确也是不争的事实。
比如,过度依赖外向经济。上海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是美国、日本和欧洲,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恰恰是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创伤最严重的,需求大幅下降且经济回升仍未出现明显迹象,外贸订单锐减,遂致上海外贸出口状况持续低迷,而且看来还会继续持续一段时期。
再有,工业内部产业比重分布不均匀。上海重化工业一直占据约75%的比重水平,钢铁、石化、机械、电子、汽车等重化工业产业成为支撑上海工业经济的主导力量,而这轮危机中受冲击影响最大的也恰是这些行业。随着商务成本高企、土地资源有限、能源消耗紧张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的不断加剧,上海在重化工业等产业发展上的竞争优势日益弱化,重化工业受危机影响的下行趋势日益显著。而与此同时,上海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又与国家出台的“促内需”政策很难合拍。中央政府扩大投资的重点,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这类投资对上海能够提供的装备类等投资品的需求较小。在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的政策中,上海能够提供的消费品也不多。今天,就连上海市场上供应的日用消费品,90%以上都是由国内其他地区或国外提供的。因此,投资和消费的增长对上海工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
多年来,上海始终在增强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但2006年迄今,上海第三产业比重在略微超过第二产业之后一直难有新突破,服务经济的能级和水平的提升力度严重不足。此次危机所造成的国际市场需求剧烈萎缩,第三产业的增长又不足以弥补工业经济的下滑与萎缩,从而导致整体经济运行快速下行。虽然世博会为上海经济增添了亮点,特别是为第三产业增加了活力,但世博会闭幕后,其拉动经济的效应也已渐渐过去,需要重新寻找增长点。
而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上海已不见了上世纪90年代开放开发浦东时的那股大胆试、大胆闯的劲头和豪气。难怪《解放日报》早些时候发表社论说,“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时经济增速相对慢一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因此而丧失发展的紧迫感。”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1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表明,上海竞争力位列内地城市第一。尽管遭遇经济下滑的尴尬,但市场竞争力尚存。而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给上海带来巨大的政策空间,金融和航运将成为上海未来发展的战略要地。
2010年,沪市股票市值位居全球第六位,上交所已有了可满足日交易量1.2万亿元天量的能力,金融市场交易总额已达380万亿元,直接融资额已达到2.38万亿元。部分金融产品(铜和天然橡胶期货)的交易量已居世界前列。从货币作业平台看,截至2008年底,已有375家外资金融机构和中外合资机构在上海建立了事务所,占据了这座城市的金融机构的半数左右。背靠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强大的经济腹地为上海港航经济提供了坚实的支撑。2010年全年货物吞吐量突破6亿吨,连续四年蝉联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也首次超越新加坡港,荣膺世界首位。上海确有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禀赋和现实基础。
上海如何重整旗鼓,就看怎么把发展思路理清,把产业结构调整到位,把“两个中心”做文章做足做透了!
(作者系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财经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