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公司
  • 6:观点·专栏
  • 7:市场
  • 8:信息披露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营销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专版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白酒行业连续两周位居榜首
  • 本周股评家最看好的个股
  • 活动预告
  • 内忧外患 考验低点
  • 股价高估的原因
  • 黄金趋势稳定
  • 两大信息叠加或缓解调整压力
  •  
    2011年8月8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开市大吉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开市大吉
    白酒行业连续两周位居榜首
    本周股评家最看好的个股
    活动预告
    内忧外患 考验低点
    股价高估的原因
    黄金趋势稳定
    两大信息叠加或缓解调整压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价高估的原因
    2011-08-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潘伟君

      ⊙潘伟君

      

      随着市场的发展,投资理念也在不断进化,特别是机构大资金的介入起到了很强的引导作用。以前那种完全靠资金推动的市场正在逐步变得更为理性,研判公司业绩以及进行相应的估值也越来越被投资者所器重。然而我们还是发现,通常每天排在涨幅榜前面的个股似乎都缺乏业绩支撑,或者说这些个股的价值已经很明显被高估,而且由于每天上冲涨幅榜的个股都不一样,实际上这些看上去不那么值钱的个股是一个数量非常庞大的群体,反过来也就是说真正被我们所认可的所谓价值被低估的个股所占比例并不高,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在这么一大批貌似被高估的个股中,有一些特殊类型的个股属于例外。其中一类是微利甚至亏损的个股。我们经常用PE来衡量股票的价值,但PE很容易导致微利公司的高估。比如一家公司的业绩非常低,EPS只有2分钱,行业平均PE在20倍。根据这一标准计算,则公司的股价应该为0.4元,这在目前的市场中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种微利个股如果仅仅通过PE来看是相当高的。对于亏损股来说,价格高估也有其理性的成分,因为现在亏损不等于将来亏损,在此期间股价的上上下下会受到业绩预期的影响,所以表面上高估也是合理的。

      另一类是有重组预期的。比如某股亏损但股价高达20元,为什么?因为公司的重组方案已经通过并正在一步步申报审批中,一旦重组完成业绩将会暴增,动态PE或许并不是很高。

      还有一类是价格因素。比如某股所需的原料价格没有大的变动但产品价格最近大幅度上涨,这样就会导致业绩暴增,而公司股价通常反映的是对于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期,因此目前的高PE将很快就会大幅度下降,所以暂时高估也是合理的。

      然而即使除去具备以上这些因素的个股,我们还是不得不面对很多无法解释原因的高估值个股,而且这些个股的数量仍然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我们知道,股价是由市场决定的,所以我们可以肯定,造成这么多个股明显高估的原因一定在于市场。

      我们以是否对股价进行理性估值这个标准进行划分,那么市场上就只有两类投资者,其中以绝大部分正规机构和极小部分非正规机构投资者(含个人)会对个股进行估值,而极小部分正规机构和绝大部分非正规机构投资者(含个人)不会对个股进行估值。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极大部分非正规机构投资者,这部分投资者中既包含广大的个人投资者,也包含大量的各种类型的集约性资金,比如游资或者主力资金之类。这类非正规机构投资者在市场博弈中其主要的研判标准并不是估值,而是热点和题材,是基于一种对于个股业绩增长的定性预期而不是定量预期。也就是说,只要某个因素将有可能会对公司业绩有正面影响,那么股价就有理由上涨。因为没有定量的预期,所以也就无法研判股价该值多少钱。更由于这部分投资者是活跃市场的主体力量,因此这些被赋予热点题材且具有定性业绩预期增长的个股就成为涨幅榜上的常客。至于另一部分也就是绝大多数的正规机构投资者,似乎是在进行着投入不菲的估值运动,但我们经常会发现,研究员的报告对于一些个股的估值会经常调整,特别是在股价上涨以后会不断提高估值,而上市公司在期间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样的结果就是估值等于没有估值,实际上最后能够坚持理性估值的投资者已经成为市场的另类。

      如果我们希望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大的投资收益,那么就不能无视目前市场这种定性不定量的研判方法。其实,只要是热点题材股都存在定性的业绩增长预期,只要运用方法合理,比如在周线波段向好的背景下,至少应该运用部分资金参与这些热点题材股的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