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公司
  • 6:观点·专栏
  • 7:市场
  • 8:信息披露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营销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专版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八成基金主动减仓 后市看法趋谨慎
  • 建信深证基本面60ETF今起发售
  • 国投瑞银韩海平:债市迎来转折性投资机会
  • 万家双引擎领跑混合型基金
  • 货币市场利率中枢短期料难回落
  • 南方基金联手邮储开展持续营销
  • 上投摩根跨界营销货币基金
  • 量化投资布道者——巴尔·罗森伯格
  •  
    2011年8月8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八成基金主动减仓 后市看法趋谨慎
    建信深证基本面60ETF今起发售
    国投瑞银韩海平:债市迎来转折性投资机会
    万家双引擎领跑混合型基金
    货币市场利率中枢短期料难回落
    南方基金联手邮储开展持续营销
    上投摩根跨界营销货币基金
    量化投资布道者——巴尔·罗森伯格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投瑞银韩海平:债市迎来转折性投资机会
    2011-08-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安仲文 黄金滔

      ⊙本报记者 安仲文 黄金滔

      

      国投瑞银固定收益组副总监韩海平日前指出,经历调整后,债券收益率普遍升至历史较高水平,随着CPI见顶回落的临近、加息周期亦渐入尾声等利空因素不断出尽,债市也接近可投资区域,配置良机逐步显现。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CPI见顶回落时间窗口,把握债市转折性投资机会。

      国投瑞银固定收益组副总监韩海平认为虽然CPI短期内仍在高位运行,但结合目前经济下滑的趋势,预计三季度货币政策将进入观察期,紧缩政策在执行力度上会有所减轻,目前压制债市表现的资金面或有所改善。预计三季度CPI见顶回落的概率较大,紧缩政策也会在GDP和CPI增速出现明显放缓时有所放松,债市投资机会正在积聚。而且信用债收益率目前已达历史最高水平,其绝对投资价值是非常突出,如果央行再次提高准款准备金率或加息将是债市较好的介入时点。

      对于具体的债券品种,韩海平指出在CPI逐步下行、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利率产品将引来较好的投资机会。虽然信用产品下半年供给压力较大,但目前信用产品绝对收益率已相当吸引力,整体收益率大幅上行概率较低,信用产品表现更可能呈分化行情,受供给冲击较小的信用品种表现会更好。此外,更看好公司债、中长期金融债亦会有不错表现,以银行、石化为代表的大盘转债受益正股估值较低但业绩增长确定存在不错的投资机会,同时转债一级市场投资机会亦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