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路演回放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零距离
  • 12:公司·融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过半债务2013年底到期 平台债如何“拆弹” ?
  • 美评级下调 人民币飙涨“被”创新高
  • 被拉长的复苏(上接A1)
  • 技术、人才、机制三位一体 长虹等离子发展驶入快车道
  • 打新产品鸡肋化 “中国红新股增强1号”连遭巨额赎回
  • 市场破位下行 防御或为上策
  • 上周打新资金创19周新高
  • 内忧外患夹击 部分私募看淡后市
  •  
    2011年8月9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市场·新闻
    过半债务2013年底到期 平台债如何“拆弹” ?
    美评级下调 人民币飙涨“被”创新高
    被拉长的复苏(上接A1)
    技术、人才、机制三位一体 长虹等离子发展驶入快车道
    打新产品鸡肋化 “中国红新股增强1号”连遭巨额赎回
    市场破位下行 防御或为上策
    上周打新资金创19周新高
    内忧外患夹击 部分私募看淡后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打新产品鸡肋化 “中国红新股增强1号”连遭巨额赎回
    2011-08-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钱晓涵 ○编辑 梁伟

      打新产品鸡肋化

      “中国红新股增强1号”连遭巨额赎回

      ⊙记者 钱晓涵 ○编辑 梁伟

      

      在A股市场,集合资金打新股的做法正变得越来越无利可图,投资者对于打新类资产管理产品的兴趣也变得越来越淡。

      近日,中银国际证券集合理财产品“中国红新股增强1号”发布巨额退出情况公告,称最近一次产品开放日(8月1日),管理人共收到18032492.74份净退出申请,超过上一日本集合总份额(包括上一日累计未结转收益)的10%,集合计划管理人已全额兑付当日的退出申请。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初刚刚成立的“中国红新股增强1号”,已连续两次发布巨额退出情况公告。5月3日是“中国红新股增强1号”成立之后的第一个开放日,管理人收到的净退出申请就多达52877682.54份,占到产品总份额的34%。

      仅仅经历了两个开放日,“中国红新股增强1号”的管理规模已从成立之初的153201871份萎缩至82291695.72份,缩水幅度高达46%。按照产品8月1日1.0122的单位净值计算,“中国红新股增强1号”的资产净值已不足9000万元,低于1亿元的“清盘”红线。

      根据《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试行)》的规定,在券商集合计划存续期间,客户少于2人,或者连续20个交易日计划资产净值低于1亿,集合计划应当终止。这意味着“中国红新股增强1号”如今已面临被清盘的威胁。

      “打新产品如同鸡肋,实际收益率不如货币型、债券型理财产品。”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红新股增强1号”连续遭遇巨额赎回并不意外,打新规则的变化,导致此类产品目前基本上处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状态。

      2009年堪称是打新类理财产品的“分水岭”。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银行发行的打新股理财产品达125款;而到了2009年,银行发行的打新股相关理财产品仅11款。此后,银行基本不再发行打新理财产品。“2009年管理层修改了新股发行规则,其中,单一账户网上申购不得超过网上发行总量的千分之一,且网上、网下申购参与对象分开”的规定,对银行新股申购理财产品的打击重大。

      据业内人士介绍,银行新股申购产品以网上申购为主,上述规定使得大资金无法充分发挥打新的规模优势。

      此后,以券商为首的机构推出了专门参与网下申购新股的理财产品,业内称之为新股申购的“2.0版本”。这类产品以参与中小板、创业板新股网下申购为主,“中国红”新股增强1号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然而,管理层的新规再度影响到这类打新产品的收益。自2010年四季度起,机构网下打新从“配售制”改为“摇号制”;换句话说,机构网下参与中小市值新股申购,或者一股不中,或者中签市值约2000万元的新股。

      “如果运气不好一直无法中签,打新产品就是去了存在意义。”业内人士透露,此类产品最大的问题在于摇号制使得中签概率低下;即便中签新股,也存在着破发的可能。

      更值得关注的是,打新产品网下中签新股,还有可能会引发“持仓超限”。根据现行规定,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持有单支证券的市值不超过本集合计划资产净值的10%。一般而言,所中新股上市之后的市值会膨胀至2500万至3000万左右,对应产品的资产净值至少要3个亿;但实际上,很少有打新产品能发到这个规模,毕竟,不确定的投资不会有大资金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