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路演回放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零距离
  • 12:公司·融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连续两周大幅减仓 基金撤离周期退守消费
  • 资金净流出有限 未现恐慌性抛盘
  • 放量大跌 沪指考验2500点
  • 沪分离债指四连阳
  • 尾盘跌幅收窄一半
  • 商品普遍下跌
  • 跌破颈线位
  • 合肥招标投标中心产权转让公告
  • 大举抢筹农业股 机构逆市“吃鸡”
  • 恒指大幅波动
    反弹要求强烈
  • 两市基金普跌
  •  
    2011年8月9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市场·动向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市场·动向
    连续两周大幅减仓 基金撤离周期退守消费
    资金净流出有限 未现恐慌性抛盘
    放量大跌 沪指考验2500点
    沪分离债指四连阳
    尾盘跌幅收窄一半
    商品普遍下跌
    跌破颈线位
    合肥招标投标中心产权转让公告
    大举抢筹农业股 机构逆市“吃鸡”
    恒指大幅波动
    反弹要求强烈
    两市基金普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连续两周大幅减仓 基金撤离周期退守消费
    2011-08-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晓婧 ○编辑 张亦文

      ⊙记者 吴晓婧 ○编辑 张亦文

      

      利空接踵而至,市场担忧情绪集中释放。A股连续破位下跌之际,基金“离场”动作亦十分明显。据申万测算,基金连续两周大幅减仓,两周之内仓位降幅超过7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在撤离强周期行业同时,其投资的天平开始向防御性的大消费倾斜。

      

      “离场”动作明显

      上海一位基金经理对记者坦言,其管理的基金仓位在7月下旬就已经降至契约规定的下限了,在其看来,“市场的不确定性没有减少,反而更多了。在利空因素未得到充分反映之前,减仓防御是最好的策略。”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市场关于通胀回落、政策放松以及国内外经济筑底回升的美好预期均出现了动摇。

      “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动摇了铁路投资预期;部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动摇了保障房和水利投资预期;二、三线城市房地产限购政策则动摇了私人部门投资的预期。

      市场预期再度生变,基金选择了减仓进行防御。据申万基金仓位测算,7月25日至29日一周,开放式基金仓位大幅下降3.46%至79.48%,其中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仓位从87.72%下降至83.56%;开放式平衡型基金仓位从78.93%下降至76.42%。

      大幅减仓的势头并没有停止,上周开基仓位再度下降3.56%至75.91%,其中,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下降3.87%,从83.68%下降到79.81%;开放式平衡型基金平均仓位下降3.21%,从76.28%下降到73.07%。60家基金公司中有56家仓位下降,仅有4家仓位上升。

      

      退守大消费

      通胀高烧未退,而经济增速回落已成定局,“撤离”强周期股,退守消费成为基金经理们的主流倾向。

      好买基金研究员认为,基金仓位下降增强了市场的弹性,但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基金的行业配置上偏向于防御性行业,如食品饮料、商业贸易和医药生物。此外,采掘、有色金属、房地产配置比例较低。近期医药生物、交运设备和商业贸易主动加仓比例较大,采掘、公用事业和金融服务遭到主动减持。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近日表示,8月份在投资策略上需要防范房地产政策调控力度再次加大带来的相关周期股的投资风险,同时,将积极寻找符合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规划、中长期成长确定且估值相对较低板块的投资机会。

      长信基金研究发展部副总监安昀此前对记者表示,三季度投资会以防御为主,在四季度末才会考虑周期品的投资。“目前在经济增速的下滑阶段,周期品受到的冲击较大,因此目前应该侧重于防御,布局大消费,如医药、酒类等。”

      长信基金策略分析师毛楠表示表示,当前应该坚持在消费类行业中做一些结构性的调整。即适度增加纺织服装、商业贸易、医药生物的配置比例,与此同时,减少食品饮料行业的配置比例。在其看来,如果市场情绪继续悲观,行业的防御属性具有阶段性,前期涨幅越小的行业,防御性可能更强。

      不过,亦有基金经理表示,股票的买点还未到来。富敦基金中国区总监孟宁认为,很多“危险点”还没有消除,接下来投资增势应该是要下降,三季度地方平台贷款又进入还债高峰。从股票角度而言,便宜的都是有风险的行业,如银行、地产,具备成长性、增长稳定的股票目前又都不便宜,所以现在市场并不太具备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