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公司巡礼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私募
  • A7:基金·QDII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印钞机偿债的美式逻辑
  • 美债风暴无法逆转中国楼市政策
  • 创业板发行审核应坚持三条“铁律”
  • 外论一瞥
  • “以邻为壑”货币战没有赢家
  • 国企有啥理由用公款“收藏”茅台?
  •  
    2011年8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观点·专栏
    印钞机偿债的美式逻辑
    美债风暴无法逆转中国楼市政策
    创业板发行审核应坚持三条“铁律”
    外论一瞥
    “以邻为壑”货币战没有赢家
    国企有啥理由用公款“收藏”茅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以邻为壑”货币战没有赢家
    2011-08-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陆前进

      陆前进

      当下世界金融的乱局,是主要发达国家“以邻为壑”的竞争性宏观经济政策导致竞争性的货币干预的结果。

      为了刺激经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先后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虽然宏观经济逐步恢复,但复苏缓慢,主要储备货币国家仍然继续实施过度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这种“以邻为壑”竞争性的宽松宏观经济政策对其他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冲击正越来越大。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美联储把利率降低到0-0.25%的目标水平,至今仍然维持这一目标水平不变,8月10日美联储宣布把这一利率水平至少维持到2013年,同时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FOMC)预计经济前景下行风险在加大,并认为通胀压力有所缓和,更长期的通胀预期也一直保持稳定,因此美联储推出QE3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经过多轮的谈判和角逐,美国两党最终在8月2日债务水平触及上限时达成债务上限协议,同意提高政府债务上限2.1万亿美元,暂时缓解了美国政府违约风险。而美国过度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正引领着主要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走向。

      日本央行8月4日宣布维持利率在0至0.1%不变,同时日本央行将增加资产购买规模,由10万亿日元提高至15万亿日元,将资产购买以及有担保市场操作的资金规模从40万亿提高至50万亿。

      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4日决定继续将主导利率维持在0.5%的历史最低水平,这已是该行连续第29个月决定维持利率不变。同时英国央行决定,量化宽松政策中向市场提供的资金继续保持在2000亿英镑(约合3270亿美元)的规模不变。

      欧洲中央银行8月4日宣布,维持欧元区现行1.50%的主导利率不变,并可能恢复已经停止18周的购买受债务危机影响成员国债券的市场操作。上周欧债危机向意大利和西班牙蔓延的势头加大,之前欧元区为了应对通货膨胀上升的压力,在今年4月和7月分别两次加息,但欧债危机形势恶化显然将会延缓欧洲央行加息的步伐和节奏。

      美国大量“印钞”,水位猛涨,如果大量资金流向其他国家和亚洲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将导致这些国家货币大幅度升值和通货膨胀压力上升,一些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面临更大困境,被迫干预外汇市场,遂形成“以邻为壑”的竞争性的货币干预。

      随着美元贬值,其他国家货币纷纷被动升值,一些国家开始干预本国汇率。最着急的是日本,日本央行去年10月5日宣布创建规模为5万亿日元的基金,用以购买日本公债和其他资产,以压低长期市场利率,进一步控制日元升值。今年3月,日本央行又与G7其他成员国联手干预日元汇率,8月4日,日本政府和央行再次干预汇市,美元兑日元汇率反弹至78日元上方。哥伦比亚央行去年9月15日宣布,每日开始买进至少2000万美元以阻止本币比索升值。去年10月4日巴西财政部将固定收益证券外国投资的金融操作税翻倍。新加坡及俄罗斯央行为避免货币急升值,曾先后扩大了汇率波幅区间。为控制卢比对美元的升值,印度中央银行去年10月也开始直接干预外汇市场。今年8月3日,瑞士央行通过降息和增加瑞士法郎的流动性供给等一系列措施来干预汇市,这是2010年6月以来瑞士央行再次干预汇市。从汇率变动的效果来看,上述国家都在干预汇率,汇率效应部分因之相互抵消,对刺激出口的效果有限,但本国的外汇储备增加,货币投放增加,资产价格泡沫和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上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早在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到来时,国际金汇兑本位制瓦解,西方世界的货币金融便一直处于混乱状态。当时的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基本特征是无政府、无秩序,各国纷纷加强外汇管制,实行竞争性贬值,这就是当时所谓的以邻为壑(Beggar-Thy-Neighbor)的货币战。带来的结果是灾难深重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大萧条。

      当下,经过两年左右的调整和恢复,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但复苏步伐并不一致。美国经济恢复缓慢,欧盟受到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复苏前景不容乐观,日本经济也面临下行的风险。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率先复苏,但面临货币升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而随着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变缓,势必会影响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若越来越依赖过度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储备货币汇率大幅度波动,势必使得其他国家货币升值压力陡然大增而想方设法阻止本国货币升值,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将因此大大下降。

      在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面临潜在风险增加的大背景下,过度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风险正将世界经济引向深渊。因此,无论如何,国际社会理应尽快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邻为壑”的竞争性宏观经济政策导致竞争性的“以邻为壑”的货币干预的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