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司
  • 10:公司纵深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期货
  • A6:市场·资金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未来居民消费价格
    或将持续高位运行
  • 控制物价应加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 以审慎平衡应对欧美主权信用风波
  •  
    2011年8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未来居民消费价格
    或将持续高位运行
    控制物价应加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以审慎平衡应对欧美主权信用风波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未来居民消费价格
    或将持续高位运行
    2011-08-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徐平生

      ■今日看板

      ⊙徐平生

      

      目前,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相关政策逐步贯彻实施,我国稳定物价的有利因素逐渐增多。

      如,国内经济增长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国民经济正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国内货币供应宽松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外汇储备充裕;粮食连续7年增产,夏粮再获丰收,粮油库存充裕;工业消费品产能充足,总体供大于求;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市场价格秩序明显好转;翘尾因素明显减弱。这些都为稳定物价奠定了一定基础。

      但是,短期内,我国通胀压力仍将继续显现。

      一方面,从价格上涨惯性看,居民消费物价仍有进一步上涨势头。今年以来,我国通胀压力持续显现出来,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节节走高,尤其是3月份以来月度环比涨幅持续大幅高于1995-2010年16年间同期平均环比涨幅水平,各月环比涨幅分别较过去16年同期环比平均涨幅高达0.4、0.4、0.6、1.3和0.9个百分点。仅从价格上涨惯性看,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通胀压力仍将要继续释放出来。

      另一方面,从影响物价水平的因素看,食品价格持续上涨是前期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的最主要因素,未来相当一段时期仍将是最主要因素。7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8%,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38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2.4%,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4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3.6%,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2.08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56.7%,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46个百分点);蛋价格上涨19.7%,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5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15.0%,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4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7.6%,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9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4.9%,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9个百分点。

      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食品价格仍将面临继续上涨压力。

      首先,猪肉等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仍将继续有所上涨。从猪肉价格未来趋势看,即使不考虑生产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仅从生产周期和消费周期看,由于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数量仅从底部小幅回升应需近4个月,猪肉价格未来近半年也将呈高位运行并继续有所上涨态势。猪肉价格实际运行走势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点。从统计局公布的旬度环比价格变化看,由于部分地区7月下旬投放储备肉的影响,7月下旬全国猪肉价格出现环比小幅回落,但8月上旬即继续上涨。

      其次,蔬菜价格止降回升。今年前6个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运行中一个十分有利的因素是,在猪肉、禽蛋等价格大幅上涨时,蔬菜价格出现持续较大幅度回落,7月份鲜菜价格同比仅上涨7.6%。但是,7月份开始,蔬菜价格止跌回升,8月上旬继续有所上涨。目前来看,未来我国蔬菜价格反弹的压力较大。

      第三,涨价食品新旧交替现象值得注意。一方面,前期持续快速上涨的猪肉等食品价格仍将保持高位并可能继续有所上涨;另一方面,前期持续较大幅度下降的蔬菜价格面临较大反弹压力,而前期食用油等食品受到人为抑制的现象将难以长期维系,食用油等食品价格陆续上涨很可能会给今后几个月的CPI形成上行压力。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价格波动旬度数据显示,监测的29个食品规格品种中,8月上旬,价格上涨的有20个,持平的有2个,下跌的有7个,其中价格上涨品种占比69%,而10天前的监测显示,只有12种食品价格上涨,占比为41.1%;在上涨的品种中,花生油的价格上涨较为明显,一级压榨花生油较7月下旬上涨了2.4%,为23.11元/公斤。

      另外,随着食品、住房租金等生活成本的较快上涨,服务价格也将面临相当的上涨压力。

      因此,总体来看,尽管我们面临一些抑制价格上涨的有利因素,但短期内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推动因素并未能迅速有效缓解,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仍将面临相当大的上涨压力。食品价格持续快速上涨后将保持高位运行等,将把价格上涨压力逐渐传递到其他商品上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很可能保持高位运行,未来半年很可能月度同比涨幅都将在5%以上的高位运行。

      8、9月份,在食用油价格管制放开、中秋、国庆节假日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较大。(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