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司
  • 10:公司纵深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期货
  • A6:市场·资金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机构热捧亚夏汽车
    逆势抢筹旗滨集团
  • 券商股航空股有资金持续流入
  • 机构建议追踪管理层增持个股
  • 企债指数三连阴
  • 券商股领涨恒指
  • 国内商品涨跌互现
  • 5日线处获得支撑
  • 两市基指涨跌互现
  • 弱市寻“宝” 定增破发股投资胜率高
  • 两市缩量回调
  •  
    2011年8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市场·动向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市场·动向
    机构热捧亚夏汽车
    逆势抢筹旗滨集团
    券商股航空股有资金持续流入
    机构建议追踪管理层增持个股
    企债指数三连阴
    券商股领涨恒指
    国内商品涨跌互现
    5日线处获得支撑
    两市基指涨跌互现
    弱市寻“宝” 定增破发股投资胜率高
    两市缩量回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机构建议追踪管理层增持个股
    2011-08-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钱潇隽 ○编辑 梁伟

      ⊙记者 钱潇隽 ○编辑 梁伟

      

      管理层在二级市场大量买入公司股票,且基本没有卖出股票,往往是一个积极的信息。机构建议可通过追踪管理层增持现象挖掘投资机会。

      上市公司管理层大量在二级市场购买本公司股票的行为,可以反映出他们对公司股票的态度。管理层大量地买入或增持股票可能表示管理层认为目前公司价值被低估、价值提升空间较大,或是对于公司未来经营充满信心,认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较好。

      华泰证券分析师李蕙认为,管理层在二级市场大量买入公司股票(包括大宗交易和竞价交易),且基本没有卖出股票是一个积极的信息。一方面这表示公司管理层可能认同该公司的投资价值或看好该公司的未来前景,另一方面也使得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更趋一致,对公司长期发展非常有利。这样的股票通常蕴含较好的中长期投资机会,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共有574家公司管理层有购买或增持本公司股票的行为。李蕙认为,购买股票金额、购买公司股票的管理层人数是分析该公司管理层购买本公司股票是否具有中长期投资指导意义的关键。

      从管理层购买股票的金额来看,购买股票金额越多就越可能表示管理层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管理层将大量的资金投资于公司股票,使公司管理层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统一起来,可以激励他们更好的致力于公司的长期发展。从购买公司股票的管理层人数来看,购买公司股票管理层的人数越多就表示公司越多的管理层人员同时看好公司的前景,会更加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因此,投资者可以关注那些管理层购买公司股票金额较大、购买公司股票的管理层人数较多、管理层买入股票成本均价高于或接近目前股价,且基本面较好的公司。

      为突出重点,按购买公司股票的管理层人数不少于2人且管理层净买入股票的金额大于1000万元;或购买公司股票的管理层人数不少于4人且人均购买金额不少于80万元两项条件进行筛选。共有9家公司符合要求,分别为洋河股份、新北洋、柳化股份、锦江股份、青岛啤酒、宗申动力、民和股份、美盈森、欧亚集团。

      李蕙认为,那些管理层买入公司股票均价高于当前股价或接近当前股价(管理层购股的平均成本价不超过当前股价的20%)的股票更值得投资者关注。因此在上述股票中重点可以关注柳化股份、锦江股份、青岛啤酒、宗申动力、美盈森、欧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