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司
  • 10:公司纵深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期货
  • A6:市场·资金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RQFII+港股ETF”双轮驱动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速
  • 金融类A、H股股价有望重估
  • 扩大香港“人民币池子” 周小川披露多项具体措施
  • 内地与香港地区
    服务业合作“钱”景广阔
  • 陈德铭提四项纾困措施
    力挺内地企业“走出去”
  • 张平“指路”港商
    西部投资大有可为
  • 双重利好共振 A、H股有望齐尝甜头
  • 备战RQFII 中资券商争抢头筹
  •  
    2011年8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焦点
    “RQFII+港股ETF”双轮驱动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速
    金融类A、H股股价有望重估
    扩大香港“人民币池子” 周小川披露多项具体措施
    内地与香港地区
    服务业合作“钱”景广阔
    陈德铭提四项纾困措施
    力挺内地企业“走出去”
    张平“指路”港商
    西部投资大有可为
    双重利好共振 A、H股有望齐尝甜头
    备战RQFII 中资券商争抢头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扩大香港“人民币池子” 周小川披露多项具体措施
    2011-08-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李丹丹 ○编辑 艾家静

      ■权威声音

      专家建议政策应考虑推动人民币“外循环”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艾家静

      

      国家支持香港金融业具体措施已定,其中包括“人民币企业债额度增至500亿元”等多项细化方案。

      17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香港举行的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上透露出上述信息。

      周小川特别提出:推出港股ETF时机已成熟。

      “内地引入港股组合ETF的最大技术障碍就是清算交收中的担保问题,目前这个问题已经解决,推出时机已经成熟。”周小川说。

      当天上午,财政部在港发行200亿元人民币国债正式启动。周小川对此表示,为增强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中央政府将继续在香港发行国债。

      他还透露,为更好地满足内地到香港进行人民币融资的需求,内地赴香港发债主体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到境内企业,境内机构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规模也将进一步提高。

      “初步决定今年境内机构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规模提高到500亿元人民币,其中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大致各占一半”。周小川说。

      据记者了解,自去年开始,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就出现了迅猛增长的势头,发行规模屡创新高,超过300亿元;发行主体快速丰富,扩大到内地红筹公司、港资企业、跨国公司(麦当劳等)和国际金融机构。

      在促进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方面,周小川认为,内地金融市场需要增加广度和深度,包括继续推动境外央行、港澳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境外参加行等三类机构投资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工作。而在这三类机构试点的过程中,他认为“香港享有最多的机会”。

      在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方面,周小川提出,包括允许以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方式(即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鼓励香港创新发展多种形式的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

      此外,为更好地服务贸易、投资等实体经济,国家还支持香港企业使用人民币赴内地进行直接投资,稳步开展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并尽快修订“外资投资项目管理办法”。

      不容忽视的是,尽管获得多项政策支持,但目前看来,香港的离岸金融市场仍面临发展阻力。

      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告诉记者,目前香港市场上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人民币资金的供应方是非居民,人民币的使用方却是居民。而一般意义上的离岸金融市场,应该是资金的供应和使用方均是非居民。

      他进一步解释称,由于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会导致用人民币融资的成本升高,因此境外的非居民不愿意采用人民币的融资方式,“这就造成只有机构愿意持有,却没有机构愿意使用,人民币在境外无法循环,这样的‘国际化’就缺了一条腿。”

      因此,赵庆明建议,政策应该更多地考虑推动人民币实现“外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