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国际环境严峻考验
⊙吴建环
我国航运业因为世界经济继续弱势复苏、西亚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日本大地震等负面因素的冲击,今年上半年持续低迷,融资难问题凸显。而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贸易大国以及出口依赖度仍然较高的国家,航运业发展面临的困境理应引起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
商业银行注意到了航运市场低迷、航运企业效益下降的情况,在货币政策趋紧而信贷资源供不应求的形势下,航运企业能得到的融资支持显著减少。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中国航运景气报告》显示:截至今年第二季度,船舶运输行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下滑,20%的船舶运输企业出现了流动资金紧张的状况;船舶运输行业融资景气指数也连续下降了三个月,跌入不景气区间,企业融资难度明显加大。更严重的是,在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更长一段时间,航运业前景阴霾笼罩的大环境下,航运业融资难可能进一步升级。
近期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发酵,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年内欧美日经济增速放缓已经成为大概率事件。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占到世界经济的三分之二,他们持续高失业率、高通胀、内需不振,其对我国的进口需求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欧美发达国家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势必也会不断加剧,对中国的出口和航运业前景将会带来一定冲击。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近日已明示,美国超低利率政策将维持到2013年,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持续较长时期,不排除再出QE3的可能性。从短期看,这将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可能会让中国经济面临的通胀压力有所减缓;但从中期看,因为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美元不断贬值,又会让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增加中国的输入型通胀压力。
对于本已处境艰难的中国航运业而言,上述可能出现的通胀和美元贬值都将使相关企业“雪上加霜”。因为出口在中国船舶制造企业中占比很高,并且大多数订单合同是以美元计价,美元贬值将导致这部分企业盈利恶化甚至亏损倒闭。今年上半年,我国船舶工业企业新承接出口船订单1642万载重吨,占新接订单总量的76%;手持出口船舶订单占全部手持订单总量的85.3%。如果中短期内美元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贬值,带给船舶制造企业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尽管今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仍较好,但这主要得益于金融危机前船市空前兴旺,我国船舶工业抓住机遇承接了大量价格较高的订单,一些船的交付期延续到2011年至2012年。相比之下,今年承接的新船价格比金融危机前普遍下降了30%至40%,加上我国人民币升值速度在加快,利率提高,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还有国际造船新标准、新规范的实施等诸多因素,造船成本大幅上升,全面挤压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有关资料还表明,我国新船订单下滑严重,开工任务日趋不足。今年上半年,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同比下降9.2%,统计范围内约有半数企业没有接到订单。
从航运市场的运力供求关系看,自2009年年底至今,运力持续投放,运力供过于求,市场供需严重失衡。为了抢夺有限的货运资源,低价营销成为一些航运公司的首选手段,这势必对我国航运市场的长期、稳定、持续发展造成不小的损害。
据此可以判定,在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更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航运业整体上仍可能持续低迷。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相关企业以及航运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会更加审慎。从国际金融市场看,由于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金融市场仍可能动荡不安,我国航运企业到境外融资的能力也必将受限。
(作者单位: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