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调查·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期货
  • A9:市场·观察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西方央行渐显“技穷” 财政刺激有望重装上阵
  • 9月股市或迎强劲反弹 欧洲还是头号问题
  • 最严调控下的突围:
    地产基金逆市布局求保值
  • 新一轮限购兵临城下
    上周楼市成交量普跌
  • 两大组织齐发“红色警报”
    全球经济跳入新危局
  •  
    2011年8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西方央行渐显“技穷” 财政刺激有望重装上阵
    9月股市或迎强劲反弹 欧洲还是头号问题
    最严调控下的突围:
    地产基金逆市布局求保值
    新一轮限购兵临城下
    上周楼市成交量普跌
    两大组织齐发“红色警报”
    全球经济跳入新危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西方央行渐显“技穷” 财政刺激有望重装上阵
    2011-08-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朱周良 ○编辑 艾家静

      事实证明,杰克逊霍尔没有奇迹,财政刺激政策或许更“靠谱”。

      在刚刚过去的全球央行年会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尽管向市场保证仍有“许多政策工具”可用,但却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答案。相反,他含蓄地指出,接下来刺激经济复苏的重任应该落到白宫和国会身上。

      随着美联储等西方央行在应对经济持续低迷方面日渐“技穷”,各界开始将更多期望寄予政府。出席上周末央行年会的不少官员和学者都表示,在推进削减巨额赤字这项长期任务的同时,美欧政策当局也需要考虑采取必要的短期财政刺激措施维持经济的增长。

      最快在下周,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将宣布一项包含短期刺激经济内容的综合方案,而西班牙、爱尔兰等欧洲国家则已陆续公布了促进就业的新措施。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艾家静

      伯南克把“球”踢给奥巴马

      上周五,杰克逊霍尔,伯南克在阐述货币政策选项的同时,也将相当一部分注意力放在了财政问题的探讨上。

      伯南克暗示,就货币政策而言,当局的作用已经发挥到了极限,现在财政政策更为关键。美联储已将利率降至零区间,并已累计买进超过2万亿美元的长期证券以刺激经济复苏。

      “虽然财政可持续性的议题亟待解决,但财政官员不能因此而不顾当前经济复苏的脆弱现象。”伯南克说,“实现财政可持续性以及避免对当前经济复苏造成财政阻力,这两项目标并非格格不入。”

      伯南克认为,解决美国长期性失业问题必须被列为优先任务,他还呼吁美国政府支撑低迷的房地产市场。

      伯南克的观点得到了当日参加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的各国官员和学者的支持。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后者呼吁政界“立即行动”。

      拉加德此前撰文指出,发达国家政府在关注中期财政整顿计划的同时,也应该兼顾促进经济增长及就业的短期举措。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院长哈伯德表示,伯南克的上述讲话,是对美国政府发出了明确信号,希望政府别再一味把担子都压在美联储身上,而应该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伯南克显然是在把球踢给奥巴马。”美国投资管理机构Streettalk顾问公司的CEO罗伯茨表示,最早在下周,奥巴马将公布一项全面的经济刺激计划,在市场看来,接下来刺激经济的重任将主要落到政府头上。

      

      欧元区减赤不忘促就业

      美国白宫26日称,正在休假中的奥巴马当天与拉加德通了电话。双方一致同意,美国在短期内采取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举措、在中长期内采取财政整顿措施具有必要性。

      上周末,奥巴马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进行了会谈。两位领导人都承诺,将采取行动推进当前正面临较大风险的全球经济复苏。

      奥巴马准备在9月5日劳工节假期之后发表讲话,公布他计划中的刺激就业方案,包括扩大基础设施支出项目、为增聘员工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减免雇主和员工再培训项目所支付的薪酬税等等。

      而在大洋彼岸,欧洲央行也在向各国政府施压,要求后者承担更大的复苏经济的责任。

      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委员诺沃尼上周末在杰克逊霍尔说,欧元区国家的政府应该给予欧元区援助基金更多权力。不少欧洲央行官员也表示,解决欧洲主权债务以及银行业的麻烦,是现任领导人的责任,而不是欧洲央行的事。

      一些欧洲国家已在采取实际行动。

      爱尔兰政府官员近日称,该国有意将出售国有资产的收益来资助就业创造计划。西班牙政府上周末公布了多项促进就业的新措施。

      

      中国如何应对

      外界对于美欧政府的指责主要在于,在当前的困难时期,决策当局缺乏放下分歧解决问题的政治决心。在美国,这体现在国会和政府围绕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问题上的僵局,而在欧元区,对本国利益的政治考虑成为延缓欧元区加强财政一体化的最大障碍。

      专家指出,在美欧经济风险增大甚至可能重现衰退的情况下,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经济也可能面临冲击。

      如果欧美经济再次进入衰退,那么中国可能也需要采取新的财政刺激措施。

      德意志银行的预测显示,欧美经济有25%的可能性出现轻度衰退,即GDP的零增长;15%的可能性出现严重衰退,即GDP萎缩3%。该行认为,如果欧美陷入严重衰退,预计中国的出口会下降15%,GDP增长率会降低到7%,而这些预测已经考虑到了新一轮刺激政策的效果。

      德银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如果欧美二次探底,中国将不得不采取一定的刺激政策。但即便欧美这一次的衰退与2008年至2009年一样严重,中国的新一轮刺激政策规模也不应该、不太可能超过上一轮的一半。

      马骏认为,如果中国需要进行新一轮的刺激,着重点将不能再是投资基础设施,而应该以推动消费为主线,同时适当支持中小企业、保障房、服务和农业等结构性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