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栏边鼓
游客到小镇一旅馆,付1000元给店主选房。他上楼时,店主拿1000元给屠户买肉,屠夫去猪农那拿钱买猪,猪农拿钱去买饲料,饲料商又拿钱安排客户去旅馆住宿,这1000元又到店主手里。这时游客下楼说房间不合适,拿钱走了。但全镇都完成了一次大的消费活动。
可见,从经济运行的总体上来说,钱在哪个口袋中有时并不那么重要,关键是在钱倒腾不开时,有一只口袋,要往外掏钱,把钱周转起来。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可以发现,我们国家主要的口袋有这么几个:财政、银行、企业(主要是国企)和股市。在我小的时候,财政一度是很困难的,一些地方拖欠公务员工资的情况时有出现,那时,掏钱的口袋主要是银行和企业:很多地方办基础设施、办厂矿企业,都要从银行兜里掏钱;同时,大企业也在相当程度上履行着政府的职能,办学校医院、办公共设施、办社会。之后一个阶段,银行和企业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口袋又变成了股市和财政,建设股市的初衷之一是解决国企脱困的问题,这已毋庸讳言,在国企“三年脱困”的过程中,财政的救济也发挥了很大作用;而银行的自我救赎,也最终是在改制、财政注入资本金、完成发行上市之后实现的。
时至今日,股市这个口袋已显疲态;银行的效益虽仍然亮丽,但较低的估值仍然反映出市场对其未来风险的担心;国企总体的效益也良好,但在上一个扩张期中积累的巨大产能和延伸的蔓蔓触角,已经令有些论者忧虑其是否可能重新面对类似1998年前后的产能过剩、效益下滑危机。
所以,现时的口袋是什么,我想结论应该已经很清楚。特别是在国民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促消费的现实需求下,财政收入增速是否仍有必要保持如此之高的水平,值得人们深思。“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居民收入的增长要超过同期GDP增长水平,但从上半年情况来看,全国财政收入仍同增高达三成多,可以想见,至少在今年上半年,居民收入增速仍然是落后于GDP增速的。
至于财政的口袋如何掏钱,个人认为,在“多予”的同时,更需注意“少取”。“多予”不知钱掏给了谁,也不知钱花得是否有效;而“少取”却直观实在得多。近日,关于“月饼税”的讨论非常热烈,大概就跟这个问题密切相关。
今天,新个税法将实施,如果我们大家穿的是一件衣服,就会明白钱放在左口袋还是右口袋中,真不是什么问题。所以,在新个税法之外,减税的空间仍然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