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院士指点新材料迷津
2011-09-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阮晓琴 ○编辑 艾家静
⊙记者 阮晓琴 ○编辑 艾家静
用特种陶瓷制成的小刀,硬度仅次于钻石,切割不留污迹,但其重量仅为金属刀的1/3,耐磨性却是金属刀的60倍。
用特种玻璃纤维制成的压缩天然气瓶,比同规格传统钢瓶的重量减轻了57%,大大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荷载能力。
俗话说“一代材料、一代装备、一代产业”,材料是工业基础,新材料更是引导产业升级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昨日举行的第一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上,杜善义、翁宇庆、周玉三位院士围绕我国新材料产业的方向和亮点进行了闸释。
他们认为,碳纤维复合材料、优质钢和先进陶瓷材料前景可期。
据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介绍,复合材料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复合而成的人工材料,是继金属、高分子和陶瓷之后的第四类材料。
“目前,以碳纤维为代表的各种先进复合材料,已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舰以及交通能源等诸多领域。”杜善义认为,重要装备的发展立足于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国家应不断提高我国先进复合材料的制备能力。
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翁宇庆则认为,钢铁仍是21世纪最重要的基础材料。
自1996年以来,我国钢铁产量已连续14年位居世界首位。而伴随钢铁产量节节攀升,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面临的负面压力也日益沉重。
“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就是研制新一代钢铁材料。”在翁宇庆看来,优质钢材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将大幅提高,钢结构和制品也渐趋轻量化。
而先进陶瓷材料颇受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院士周玉的青睐。周玉表示,在国家全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能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储能及节能等各个方面的陶瓷材料必将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