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伟简介
广东梅州人,经济学硕士,江西财经大学客座教授,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2003年加入广发证券。
现任广发基金董事长。
历任广东发展银行经理、信托投资部总经理、行长助理、副行长、党组成员,广发证券董事长、党委书记。
曾任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广东省红十字会理事、广东市场经济促进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名誉副会长、美中经济合作组织(简称“UCECO”)中国首席企业家。
记者:在您作为广发证券领军人期间,广发证券开始向全国快速扩张,通过一系列并购奠定了国内综合实力领先的券商的地位。请问这个过程有什么经验和感悟?
王:广发证券在20年的12次并购,分成两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5年到2001年间,是中国金融行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过程,当时的证券业务从银行、信托、保险分离出来,广发证券抓住这个机会,获得了不少营业部资源。第二个阶段是2005年到2007年间,是证券行业的三年综合治理期间,在该期间关闭了一些证券公司,广发证券又抓住了历史机遇,进行了一系列收购兼并。
公司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将近200个营业网点,其中最关键是在全国证券行业综合治理阶段的大规模兼并收购。特别是2005、2006年对武汉证券、第一证券、河北证券的收购,一举奠定了公司在全国经纪业务的地位。
记者:在整合全国证券经纪资产的过程中,最难忘的有哪些经历?其中广发证券能够成功整合这些证券资源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王:在此过程中,我们觉得,首要的是广发证券管理层的战略眼光。当时正处于证券市场非常低迷的时候,被整顿的券商都有着较大的保证金缺口,不少券商都不敢接烫手的山芋而望而却步。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决策过程,也曾对证券市场信心有所摇摆,但最终我们认为在低迷时刻需要敢为人先地把握历史机遇,就大胆地出击了。
其次,在整合过程中,广发证券的队伍体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12次收购的过程中,广发锻炼出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托管收购队伍。在托管的过程中,也有效地解决了各种问题,避免了风险的产生和扩大。
在整合证券资源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尊重被收购公司的核心团队,我们为这些员工干部提供充分的培训。通过培训,广发证券的企业文化和规范经营的制度迅速地导入被收购公司中。同时我们也倡导“英雄不问出处”的文化,在并购中加入广发证券的干部,很多现在走上了中层和核心岗位,承担了一些很重要的工作和责任。
记者:在您的任职期间,广发证券还度过了艰难的借壳上市的历程,其中也有颇多的国内首创,也跨越了不少障碍。请问这个过程是如何度过的?
王:2007年6月,广发证券借壳上市的审批进程被监管部门暂时搁置。广发证券上市暂停后,市场上对广发证券的负面消息一下子铺天盖地,给公司正常的业务开展也带来了一些冲击,尤其是投行的一些客户,担心找我们保荐的项目在会里面过不了,有些竞争对手也趁机来挖客户和骨干,这是广发证券自成立以来面对的一次重大危机。
面对危机,广发证券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团结一致,沉着应对。第一,我们成立了公司的应急领导小组,提出了“人心稳定、队伍稳定、业务稳定、客户稳定”的危机处理四原则,对内我们要求员工坚守工作岗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坚定大家渡过难关的信心;对外我们将公司领导分成若干个小组,主动走出去,拜访客户,向客户做说服和解释工作,消除负面影响。
第二,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我们针对公司在治理结构、风险控制、合规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认真进行自查整改,按照行业的最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重塑公司稳健经营、规范管理的社会形象。
第三,卧薪尝胆,埋头苦干,以业绩说话,用行动来证明我们自己。在等待上市审批的三年多时间里,广发证券的主要业务指标始终位居行业前十,营利能力始终位居行业前五。通过这种努力,广发证券重新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信任和支持,最终也获得了监管部门的认可,度过了这段最困难的时期,成功实现了借壳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