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创业板·中小板
  • 10:上证零距离
  • 11:产业纵深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化解危机的规则要变
  • 建资本市场“货币池”时机已成熟
  • 对不起,一切得银行说了算
  •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着力点不在商业银行
  • 富不过两代
  • 高度警惕
    电力行业贷款坏账骤增
  •  
    2011年9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化解危机的规则要变
    建资本市场“货币池”时机已成熟
    对不起,一切得银行说了算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着力点不在商业银行
    富不过两代
    高度警惕
    电力行业贷款坏账骤增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建资本市场“货币池”时机已成熟
    2011-09-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宋健坤

      目前在资本市场构建“货币池”,既能减少通胀的“系统性”风险,又能使资本市场的新功能“再生”。它能促进资本市场在“功能完善”、“资产安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价值获得全面提升,并使资本市场成为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外在动力。

      宋健坤

      中国实体经济的走势正受到全球的密切关注。在治理通胀已上升为重中之重的特定历史时期,笔者以为,构建资本市场“货币池”的时机已然成熟。

      这个判断,依据的是当前全球经济的严峻现实。

      眼下,愈演愈烈的美、欧的债务危机虽获得了暂时缓和,但由于市场失衡的态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加之市场需求很难在短时间内重获新生且赢得支撑,通胀已经呈现出由发展中国家逐渐扩散至发达国家的经济体系之势。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胀的治理绝非一国之事,必须求得各国的通力携手。在“源头”祸水没有停歇之时,任何一国的治理成效只能算作是“偷得暂时”或“苟且小安”。为此,中国政府必须立足长远,提升对通胀严重程度的警惕级别,至少由当前的分析看,持久战不可避免。

      但我国通胀治理手段缺乏“创新”,思维惯性在于“堵”,“三率”手段使用过甚。“汇率”已迭创新高,“利率”年内三次提升,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升至21.5%,初步测算已冻结资金约3.8万亿元,但同期(截至2011年5月末)外汇占款规模已超过5万亿,2010年至今公开市场净投放1.8万亿左右,两者合计远超提准冻结量。这意味着,银行系统的存量资金反而是增加的。

      中国目前频繁使用“三率”调控手段,不可能减少实体经济包括金融体系成本,相反成本还在“系统性”地上升。由于实体经济利润空间不断压缩,民企经营处境日益窘迫,生存环境日益逼仄。现在,治理通胀本身显露出的更深层次矛盾,体现为“资产的保值与贬值之争”,并产生了一些不能不正视的矛盾。

      与此同时,中国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已愈发受益于金融市场的有序推动。尤其央企正步入“整体上市”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如不正确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助关系,将很难完成其历史使命。

      中国资本市场自诞生日起,由于功能定位的偏失,始终在扮演为实体经济“输血”的角色,迄今仍未改变。企业争相到资本市场去“挤奶”,但很少考虑给资本市场“反哺”。这种失衡格局的延续,遂使中国资本市场业绩与市值“倒挂”,市场超跌。主板发审委7月29日审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该公司计划募集资金173.168亿元,据此计算,每股发行价为4.95元,发行市盈率为11.3倍。如此低价格发行,中国最优“奶牛”几乎已被当作“白菜”卖。面对如此的低成本,如此优良的“造富机器”,一旦开闸“泄洪”,国外大量的“流动性”将瞬间吞噬掉中国刚刚实现全流通“解套”的优良资产。事实上,这种发生的“恰巧”性机遇,正悄然来临。我们不能不赶紧采取有力措施。

      纵观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发展轨迹,资本市场既是“输血者”,又是“造血者”。在老牌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保险、证券三部分构成完整的金融体系。打个比方,银行犹如“主气管”主宰和滋养两边的“肺叶”,两边的“肺叶”保护和助推“主气管”的功能。缺少任何辅助功能,“主气管”都无法正常有效地运行。其中,以证券为代表的资本市场的价值尤显重要。

      中国在快速发展金融体系过程中,银行和保险的发展相对受到保护,其资金的来源也大多得益于以证券为代表的资本市场的支持。但资本市场的发展,却很少得益于其他两方面的支持,却总是一再扮演“奉献”的角色。截至目前,16家上市银行中又有14家银行宣布了再融资计划,再融资规模(不含广发银行A+H股)约为4635亿元。有银行分析师坦言:如果银行再像去年那样集中在资本市场融资,那中国资本市场的情形就很难设想了。

      治理通胀,犹如治理洪水,是“堵”还是“疏”,不仅体现管理者的领导艺术,更体现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单靠“垒坝抬高拦洪量”无法实现阻截洪水的目的,必须采取“堵”与“疏”相结合的方法。应将着力点放在“流动性泛滥”的处置方式上,只有“疏”出一定合理的“流动性”,在资本市场构建“货币池”,方可有效地实现:既减少通胀的“系统性”风险,又能使资本市场的新功能“再生”。笔者因此认为,目前在资本市场构建“货币池”是有效解决通胀的方法之一。

      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近3.2万亿美元。央行采用“堵截”的方法,12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使“坝高”在不断上升,但通胀却亦步亦趋,经济风险在不断加大。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近日建议,设定8000亿到1.3万亿美元的外储上下限。如果类似方法得到采纳,这就为“疏”创造了条件。

      在大量不断增加流动性的趋势下,首先设定一个安全“阀值”,将风险储备放入其中,在此之外拿出合理流动性放入一个投资篮中,这就是所要构建的“货币池”。

      初步推算,在“外储”上下限之外,再折半(保险起见)即拿出“一万亿”人民币(额度)资金,可打造资本市场“货币池”的“主权基金”(可分若干支)。试想,如果推出“万亿级”基金入市,同时设法完善资本市场“多”与“空”机制,若按“万亿级”基金20%(不可能同期全部投放)的投放量进入市场,那对提振市场、带动民间“基金”入市、对完善和培育中国资本市场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仅能聚集大量民间资本助推和繁荣金融体系,更能有效回吸“泛滥”于房地产等高通胀领域的资金,是资本市场成熟度的表现,更是市场功能完善的基础。

      随着中国金融体系的完善和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在资本市场构建“货币池”,必将促进资本市场在“功能完善”、“资产安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价值获得全面提升,必将使资本市场成为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外在动力。而伴随“堵”与“疏”相结合的方法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通胀的治理也必将日见成效。 (作者系中国西部人才基金会资源战略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