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信息披露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期货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萨博汽车重组申请被当地法院否决
    庞大集团购车订金或成坏账
  • 路翔股份
    子公司获1500万财政补贴
  • 福星晓程
    拟与加纳电力公司签大单
  • 联信永益
    再遭联想投资减持111万股
  • “微型大股东”屡见不鲜 公司治理面临新课题
  • 江西水泥
    子公司增资熟料生产线
  • 留下巨额债务 ST梅雁“掌门”辞职理由牵强
  • 告别房地产 高新发展将净壳置入鸿丰钾肥
  • 三公司拟发公司债
  • 皖新传媒
    斥资1800万元参股新华网
  • ST梅雁“重新定义”
    公司治理
  •  
    2011年9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7版:公 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公 司
    萨博汽车重组申请被当地法院否决
    庞大集团购车订金或成坏账
    路翔股份
    子公司获1500万财政补贴
    福星晓程
    拟与加纳电力公司签大单
    联信永益
    再遭联想投资减持111万股
    “微型大股东”屡见不鲜 公司治理面临新课题
    江西水泥
    子公司增资熟料生产线
    留下巨额债务 ST梅雁“掌门”辞职理由牵强
    告别房地产 高新发展将净壳置入鸿丰钾肥
    三公司拟发公司债
    皖新传媒
    斥资1800万元参股新华网
    ST梅雁“重新定义”
    公司治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ST梅雁“重新定义”
    公司治理
    2011-09-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赵一蕙 ○编辑 裘海亮

      ⊙记者 赵一蕙 ○编辑 裘海亮

      

      需要怎样的逻辑推理,才能理解ST梅雁实际控制人杨钦欢在疯狂减持后又挂印离开,竟然是出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昨日ST梅雁公告的开头,仿佛是对“公司治理”进行重新定义。它告诉了投资者,如果上市公司被大股东“吃干抹净”后,如果这个大股东拍拍屁股走人,那么大家应该弹冠相庆,因为这更有利于公司治理,好歹走人的时候公司还有一口气。

      如果它想要表达的就是这样的意思,那么投资者真是无言以对。

      ST梅雁上市之初主业为汽车配件、交通运输等,但在上市后却开始寻觅新方向,四处投资,尤其是不遗余力发展水电建造电站,到了2006年末,电力生产、建筑、房地产开发、养殖业、轮胎、铜箔生产都成为公司的经营业务,但快速的发展必然遭遇到问题,这年年末,公司负债合计达到58亿,长期借款达到36亿元,公司资金紧张,银行逾期借款居高不下,此后陷入了连年亏损的境地,不得不变卖资产度日,其中也包括了公司核心水电资产,2010年更是四次出售资产才得以扭亏。

      这些无疑都是公司治理问题的缩影。在广东证监局对公司的现场检查中,投资决策不谨慎,海外项目合作方不进行实质性调查、资产处置决策倒置、内控薄弱、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等问题均有发生。而面对这些问题,公司管理层不管不顾,且在大股东套现接近尾声时,包括董事长杨钦欢在内三位董事一走了之。

      诚然,资本市场并不乏大股东套现后退位交给重组方的例子,但是ST梅雁无疑是最极端的一种,因为它根本不在乎重组方是否的存在。

      一个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不到2.2%、股权极度分散的公司,背负着巨额债务,依靠不断变卖核心主营业务用以抵债,经营已陷入泥潭。但即便是这样的公司,居然也能凭着重组的想象空间,将股价炒得有声有色,足以让大股东梅雁实业从容套现减持。

      或许有人会对这样的离开寄予厚望:为的是替重组铺路。其实,梅雁实业脱身的理由实在太过简单,该拿的我拿走了,这副烂摊子就留给你们了。那三封辞职信似乎说着这样的潜在台词:大股东自有阳关道,ST梅雁只能“自求多福”了。

      一个毫不在乎的大股东“欣然”而去,会有人“欣然”接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