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信息披露
  • 4:财经新闻
  • 5:公司
  • 6:观点·专栏
  • 7:市场
  • 8:路演回放
  • 9:市场趋势
  • 10:信息披露
  • 11:专 版
  • 12:开市大吉
  • 13: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4:圆桌
  • 15:专 版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人物
  • “末日心态”是底部征兆吗?
  • G7之忧
  •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
  • 警惕“金融伪创新”
  •  
    2011年9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末日心态”是底部征兆吗?
    G7之忧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
    警惕“金融伪创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警惕“金融伪创新”
    2011-09-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宏

      ⊙本报记者 周宏

      

      资本市场时时刻刻都有创新,有些是推动金融市场和行业发展的,有些则纯粹是出来“忽悠”钱的。不了解情况的投资者其实很难分清的。

      比如,量化投资就是一例。在过去10年里,不少民间机构或个人公开或私下号称“量化投资第一人”、或是“本土第一家完全依靠数量化交易模型”交易的机构,甚至还有机构曾找上门来以“中国内地第一家对冲基金”等为名要求宣传报道,等等。

      其中的一些机构也会打扮成如同华尔街的大型对冲基金的模样,宣称自身是如何如何的数学功底、量化经历。个人发明了“A套利模型”、“B动量模型”或是“C交易系统”,说话间也是动辄“某某是某某的函数”、“神经元”、“数据挖掘”,等等。

      有些机构在接受采访时,还会故作神秘,有意识的把自己简单的计算和常规的交易行为“模糊”为模型操作、系统化交易。在抬高身价的同时,也顺带着把自己骗人的狐狸尾巴给藏了起来。

      当然,夸大盈利和可靠性也是常有的事——“有了这系统、投资就跟捡钱一样容易”,“这个活儿可以永远干下去。”这种海口是一定要夸的。于是,引得某些投资者也就以为真的遇到量化投资的“真神”一样。

      其实,个别所谓的“量化高手”做的什么事呢?画皮揭开非常简单,无非是新股申购、ETF套利、股指期货套利、最新的大热门就是——定向增发了。

      据笔者了解,这种交易活,一般浙江、福建一带的个人大户都操作得非常欢畅,具备基本计量经济学基础的商学院学生也完全能够算得过来(算算ETF估值和股指期货估值又需要多少高人一等的能力呢?)甚至一般投资者在一些券商或是第三方软件商的系统支持下也能轻松搞定,哪需要什么系统,什么模型呢?

      当然,如果偏要扯皮到底,把算个类似二元一次方程之类的东西也要说成是XX模型、把编两个交易公式就美化成“交易系统”,那只能让业内人士无言以对了。

      当然,说到量化投资,业内并非没有靠谱的,就笔者了解过的一些机构里,公募基金中部分量化团队还是颇有水平的,但其中的机构,目前的也只是表态大概每年“5~10%”的超额收益率。“并无捡钱一样”的说辞。

      在疲被的市道里,个别阳光私募机构为了生存难免要动些脑筋,说些过头话,招揽客户,这本难免。不过涂脂抹粉要做“量化投资第一人”就有些过了。若还因为制度漏洞,得了些业绩,自我膨胀地要做私募行业代言人,则大可不必。说白了,这个市场里,吹牛迟早一天是要吹破的,画皮也总有脱落下来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