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信息披露
  • 4:财经新闻
  • 5:信息披露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圆桌
  • 13:路演回放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对话
  • 衰退忧虑导致全球股市重挫 量价变幻隐含A股天机
  • 进入阶段下行筑底期
  • 节前有望抵抗性反弹 节后再次考验2319点
  • 盘底阶段反复震荡
  • 耐心等待成交量持续放大
  • 量能放大不持续 仓位比例不提升
  •  
    2011年9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9版:市场趋势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市场趋势
    衰退忧虑导致全球股市重挫 量价变幻隐含A股天机
    进入阶段下行筑底期
    节前有望抵抗性反弹 节后再次考验2319点
    盘底阶段反复震荡
    耐心等待成交量持续放大
    量能放大不持续 仓位比例不提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节前有望抵抗性反弹 节后再次考验2319点
    2011-09-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民族证券 徐一钉

      节前有望抵抗性反弹

      节后再次考验2319点

      ⊙民族证券 徐一钉

      

      今年8月至今,恒生AH股溢价指数从100上涨至127.26,表明同期H股下跌超越相应A股27.26%,8只银行股由A股相对H股大幅折价到溢价。此外,美国、欧洲股市也进入中期调整。值得注意的是,A股中的房地产指数已跌破14个月的整理平台,房地产股恐进入新一轮调整。房地产、有色金属、银行股等权重板块的调整必然进一步拉低A股市场的重心,国庆长假前有望出现抵抗性反弹,但下探2319点只是时间问题,小心强势板块可能出现的补跌。

      近期,影响A股市场涨跌的有三个因素:1、国内宏观政策、货币政策是否出现微调;2、资金面是否充裕,场外资金是否积极进场;3、美国经济、欧债危机是好转,还是恶化。笔者认为,第三个因素对国庆长假前后的走势影响最大。

      2011年8月份,CPI同比上涨6.2%,比上月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尽管物价自8月以后物价同比回落的趋势已现,由于这轮物价上涨更多受成本刚性推动因素,比如劳动力价格大幅上升,劳动力价格的提高较大程度上推升了粮食价格的种植成本,因此刺激物价上涨的中长期因素,本轮物价回落的速度和空间都比较有限。除非美国经济陷入二次衰退,或欧债危机恶化影响全球经济,否则,货币政策很难出现大的调整,沪深股市偏紧的资金面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观。

      统计显示,2011年以来,新股破发、增发个股跌破增发价已成常态。去年9月至今,目前已有104只新股跌破发行价。今年9月以来,共有13只新股上市,上市首日5只个股破发。截至9月24日,有6只股票破发。目前中国水电、陕西煤业、中交股份等待IPO发行,募资总额超过500亿元。北京银行、中国铝业、山煤国际等增发A股获得通过,募资总额超360亿元。A股市场走势低迷时,上述IPO、再融资对投资者信心影响偏负面,这使得沪深股市资金面更为紧张。

      美联储9月议息决议,并未激进地直接步入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而是推出4000亿美元扭转操作以期扶持经济。美国要摆脱经济陷入衰退,需要新的刺激经济的措施,增加就业岗位,显然光靠4000亿美元扭转操作是不够的,量化宽松便成为唯一选择。QE3、或变相的QE3一定会到来的,只是目前推出的条件还不成熟。

      首先,美联储一旦开动印钞机,必然会伤及美元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因此,美联储推出前两轮量化宽松时,首先要抬高美元指数。QE1推出前美元指数上涨至89.62,QE2推出前美元指数上涨至88.71,这样给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后美元的下跌“预留”出空间。虽然从去年底,美国的评级机构咬住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放,不断调降、或预期调降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的评级,试图让全球的投资者接受这样一个事实,虽然美元债务问题很大,但欧元比美元的问题更多、更差,美元全球储备货币地位不可动摇。

      遗憾的是,前期欧元区团结起来应对欧债危机,美元指数迟迟不能走高。此时贸然推出QE3,美元指数可能向下跌破70重要的关口。若此,将进一步削弱美元的地位,这点是美国人不能接受的。目前美元指数已进入中期反弹,第一目标80,第二目标86。美元指数86以上,是美联储推出QE3必备的条件之一。

      其次,美国国内的通胀正在加剧,7月份CPI涨幅为3.6%,“核心通胀率”达到1.8%,创下19个月以来的新高。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国际原油价格再跌破80美元/桶,对未来几个月美国CPI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此外,为了今后更便于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美联储有可能调整通胀管理目标,比如从2%上调到3%或5%,这也需要时间。

      再次,美联储目前推出QE3阻力很大,美国选民、国内反对派、大量持有美国国债的主权国家都反对推出QE3。美联储很可能在“耐心等待”未来几个月美国金融、经济“更差”的数据,在全球经济一片陷入二次衰退的声音中,为美国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扫清障碍。让美国选民、国内反对派以及中国等主权国家,在全球经济将陷入二次衰退、甚至步入大萧条和推出QE3之间,做出“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无奈选择。

      欧元区9月份PMI由8月份的50.7降至49.2,跌至两年来谷底,欧元区经济正陷入萎缩。希腊正濒临最大规模主权债务违约,若希腊出现债务违约可能将重现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之后的情形:信贷市场冻结,全球经济陷入衰退,而这次可能将导致欧元区分裂。而美元的大幅反弹,将引发国际原油、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调整,虽然暂时可以缓解国内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但对A股市场相关的个股有很大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