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研判
⊙西部证券 王梁幸 ○编辑 杨晓坤
隔夜欧美股市走强对国内A股形成正面刺激,周三沪深股市小幅高开后一度上反弹,但5日均线附近压力依然明显,随着权重板块的冲高回落,股指也呈现震荡走低的格局,最终以绿盘报收。笔者认为,虽然市场短线转强难度较大,但继续大幅杀跌的空间也十分有限,在宏观经济增长逐步减速的情况下,近期宏观调控政策开始出现微调迹象,结合整体市场已处相对底部的估值水平分析,沪指在2400点附近仍有望构筑重要的底部区域。
周三的盘面依然呈现较为明显的结构型特征,虽然也有金宇车城、先锋新材、大连电瓷强势涨停,但涨幅超过5%的品种不超过10只,显示市场人气短线仍难以有效凝聚,同时,从涨幅榜前列的品种基本来自于不同的板块的格局来看,各板块走势分化的迹象依然明显,多空分歧的持续加大使得盘面热点仅局限于局部的个股机会,这是市场弱势的主要特征。值得关注的是,在股指连续的震荡回落过程中,目前大多品种的股价距离高点已经“腰斩”,而周三早盘这些品种都出现较为强劲的超跌反弹走势,也显示底部的做多动能开始有所聚集。
虽然市场对通胀水平仍有所忧虑,9月份CPI数据仍可能在6%左右,这也使得政策调控上难有更大的放松空间,但并不意味着政策继续从紧。从汇丰公布的PMI预览指数环比有所回落的情况,并结合周小川行长对“防止经济大幅波动”的表态分析,未来政策微调甚至逐步放松的概率正在加大,近期关于核电、高铁项目有望重启审批的预期明显加强,加上巴西已经放松货币政策、欧洲方面也在考虑加大解决债务危机的政策力度,都可能促使国内宏观政策在未来调控上重新回归正常化,尤其是加大对投资方面的扶持,进而保证经济的平稳着陆。历来A股运行过程中带有明显的“政策市”痕迹,“政策底”的出现将加速“市场底”构筑完成。
中国水电、陕煤集团等大型IPO以及中交股份的拟回归都加剧了市场的资金面压力,而持续趋紧的市场供求关系矛盾也成为近期影响股指运行的重要抑制因素,但中短期上,这一矛盾有望逐步得到舒缓。一方面,央企领衔上市公司大股东频繁出手增持,9月份以来,已有42家公司的大股东增持,金额也接近30亿元;另一方面,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上已经连续保持10周的净投放,有效缓冲了流动性紧张的格局,考虑国庆长假等因素,预计本周仍会保持净投放格局,加上社保基金近期的表态以及ETF连续四周弱势净申购,都将舒缓市场的供求矛盾。
目前全部A股的市盈率在15倍左右,沪深300指数在12倍左右,与历史大底998点和1664点同期的估值水平已经非常接近,虽然中小企业板的估值与历史低点相比仍处一定的高位,但未来可通过高成长性来化解估值风险;从上市公司的半年报业绩与三季报预告情况来看,上市公司业绩仍能保持在20%以上的同比增长,由此看目前的估值水平已经处于相对低估的区域之内,这也将在较大程度上大幅压缩股指继续下跌的空间。
市场运行往往都与历史行情有很大的相似性,目前无论是大股东增持潮的出现,社保基金的入市还是政策微调迹象显现,都与过去重要底部区域构筑时的情况类似,因此,虽然市场短线摆脱弱势格局的难度较大,但阶段性底部将在反复中逐步构筑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