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专版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专 版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券商称节后市场或有反弹
  • 机构力捧浙报传媒
    “借壳上市”成最大亮点
  • 升市赚得少
    和跌市输得多
  • 两市再创14个月来新低
  • 逼近前期低点
  • 10月解禁市值556亿元创年内新低
  • 国债指数缩量创新高
  • 国内商品集体下跌
  • 两市基指双双下跌
  •  
    2011年9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市场·动向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市场·动向
    券商称节后市场或有反弹
    机构力捧浙报传媒
    “借壳上市”成最大亮点
    升市赚得少
    和跌市输得多
    两市再创14个月来新低
    逼近前期低点
    10月解禁市值556亿元创年内新低
    国债指数缩量创新高
    国内商品集体下跌
    两市基指双双下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升市赚得少
    和跌市输得多
    2011-09-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雅媛 ○编辑 杨晓坤

      ⊙王雅媛 ○编辑 杨晓坤

      

      上周四恒生指数一下子跌穿18000点,众多股票下跌超过10%并创出新低,市场气氛十分悲观。当天就连一批之前被认为超级强势的个股都被洗了仓。在上星期四之前,虽然很多二三线股个股股价已经跌得非常厉害,但是其实市场还是两极分化,强的继续强,弱的继续弱。在跌市中,走势强劲的股票自然有其强势的原因,如数码通及银基,两者愿意派高息,盈利又不太受外围影响,导致其股票在上周初段仍在创新高。但当上周四它们都被投资者洗仓的时候,就证明了这批一直坚信基本因素的投资者都开始忍不住大盘的跌势而要沽货了。

      不过,笔者不敢单靠一个指标就说这次大跌已经接近尾声了,因为这次大跌到了后来,沽货原因已经不是单纯来自对基本面因素变坏的忧虑那么简单,而是因为很多基金为了要套现或准备被赎回。另外,除非个别基金表现得特别差,或是操作根本跟原本所说不一样,否则现在不属于赎回基金的好时候。这个建议亦只限于大中华的基金,如果投资者投资的是欧美基金,笔者建议趁机换码,沽欧美基金,买大中华基金。

      先剔除资金越大越难打理这个想法,大部分情况下,对于一个基金的收入来说,管理的资金越多越好,原因是管理10亿跟管理50亿资金的固定成本可能差不多,但是后者的管理费却是前者的5倍。做基金的找到一个大客户出资撑腰固然好,他的一笔资金可能已经等于一百个普通投资者的资金。不过也存在坏处,就是资金来源太集中,大客户一撤资,基本上基金就会面临倒闭的危险。一个基金要长期做大,一定要认清一个道理,就是投资者对于升市赚得少和跌市输得多的态度不是对称的。我们很少听到因为一个基金在大升市中赚得少,所以被大量赎回,但是我们时常听到一个基金因为在跌市中跌得多,而被大量赎回。故此,想长期投资一个基金,愿意赚得少但不愿意输得多的态度是比较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