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专版
  • 4:财经新闻
  • 5:公司
  • 6:观点·专栏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开市大吉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专版
  • 12:广告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股市行情
  • 20:市场数据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公司巡礼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人物
  • A11:基金·人物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手电筒、量化投资及概率
  • 定投指数基金
  • 下一个世界首富,从哪诞生
  • 步步惊心
  • 投资勿为大盘左右
  •  
    2011年10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A12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 A12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手电筒、量化投资及概率
    定投指数基金
    下一个世界首富,从哪诞生
    步步惊心
    投资勿为大盘左右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步步惊心
    2011-10-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最近电视剧《步步惊心》热播,不仅让一众阿哥演员们大红大紫,而且也令“步步惊心”成为最流行的百搭用语。楼市动态、体育赛事、数码产品广告,甚至征婚启事,几乎所有的新闻评论或宣传文案都被用上“步步惊心”一词。

      但要说最贴切的,可能还是关于近日环球股市走势的报道。确实,美国经济复苏无力以及欧洲债务问题旷日持久,已在环球金融市场掀起避险潮,连累自身基本因素良好的新兴市场股票亦受到冲击,投资气氛可谓“步步惊心”。

      不过,经过近期的调整之后,新兴市场的估值水平似乎已开始发出买入讯号。摩根资产管理认为,对于有能力承担短期波动的长线投资者来说,现在或许反而是重新投资新兴市场的好时机。

      历史上,投资者如果在市账率为1.5倍或更低时买入新兴市场股票,通常可实现较佳回报。若在市账率达到2.5倍或更高时看淡后市,亦有机会从中受惠。事实上,过去新兴市场股票的市账率只有两次曾跌至1.0倍的最低水平,一次是19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最差的时刻,另一次是2008年底雷曼兄弟破产之后。

      在过去一年的大部分时间,新兴市场股票的市账率都处于中性的2.0至2.1倍区间。但自从今年7月底以来,大市已下跌约10%,令区内股票的市账率跌至接近1.5倍,属于相当吸引的吸纳水平。

      考虑到美国经济乃至整体成熟世界的双底衰退隐忧再次升温,市场关注的焦点可能会转向各国的应对政策。事实上,现时新兴市场对于财政及货币刺激政策的选择空间,仍然优于受债台高筑限制的成熟国家。因此,一旦市场形势和环球增长预期进一步恶化,投资者也不应忽视新兴国家可能作出的回应政策行动。

      尽管新兴市场的通胀风险最近数月以来一直困扰着投资者,但我们继续认为,这是属于周期性而非结构性的问题。目前成熟国家所面对的增长放缓隐忧,虽然同时亦会影响新兴世界的增长动力,但另一方面,对于备受经济过热与通胀问题潜在威胁的新兴市场而言,经济周期适度降温却反而是好事。

      总括而言,鉴于新兴市场与成熟经济两者,在债务形势及复苏前景方面的反差日益鲜明,我们一直以来长期看好新兴市场股票的观点并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