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专版
  • 4:财经新闻
  • 5:公司
  • 6:观点·专栏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开市大吉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专版
  • 12:广告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股市行情
  • 20:市场数据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公司巡礼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人物
  • A11:基金·人物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西方集体“入冬” 强劲内需或支撑中国经济
  •  
    2011年10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A16版:基金·海外 上一版
     
     
     
       | A16版:基金·海外
    西方集体“入冬” 强劲内需或支撑中国经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西方集体“入冬” 强劲内需或支撑中国经济
    2011-10-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周良

      最近几个月,随着欧美主权债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复苏前景陡然恶化。汇丰银行的经济学家在最新发表的一期环球经济研究报告中指出,当前西方主要经济体已再次陷入经济寒冬,该行已下调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增长预期,预计全球经济今明两年的增速分别降至2.6%和2.8%,此前的预测分别为3%和3.4%。

      对于中国,汇丰的基本判断是,中国的通胀已在8月份见顶回落,增长温和放缓。尽管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可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带来负面影响,但国内需求仍相对强劲,足以支撑8.5%至9%的GDP增速。该行认为,中国没有必要出台新的刺激政策。

      ⊙本报记者 朱周良

      全球经济预测下调

      汇丰的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金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尽管令人难以接受,但现实却是,西方主要经济体再次陷入经济寒冬。基于这一判断,汇丰下调了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增长预测,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如巴西、俄罗斯等预测也有所下调。斯蒂芬·金认为,前期大规模的刺激财政政策之后,经济健康复苏却仍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根据汇丰的最新预测,发达经济体今明两年将分别增长1.3%和1.6%,此前预测为1.8%和2.3%;新兴经济体今明两年则预计增长6.2%和6.1%,此前预测为6.3%和6.2%。

      针对当前世界经济再次出现的困局,斯蒂芬·金进行了分析。他指出,金融危机之后,各国为应对危机而出台的刺激政策推动了新兴市场经济的复苏,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并挤压了西方主要经济体的私人部门实际收入。尽管利率保持在超低水平,高负债仍迫使家庭部门忙于减债而无力增加消费。而在近期,私人部门的债务危机正逐渐演变为公共部门的债务危机,其中欧元区的状况最为严重。

      斯蒂芬·金认为,之前各国出台的非常规政策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而开出的药方。但美国去年开始实施的第二轮数量宽松的货币政策(QE2)效果却非常令人失望。QE2实施之初,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大幅上调,认为美联储的“撒钱”政策能够奏效,但很快人们发现,初期的乐观情绪与经济现实大相径庭,于是纷纷下调预测。现在的市场预测中值甚至已经低于QE2出台前的预测值,反映了最近经济数据的疲弱。

      汇丰认为,问题的核心在于政治上“债务分担”的需要。总要有一部分人是冲击的主要承受方。而随着经济增长陷入停滞,之前的优质债券变成问题资产,受冲击的对象范围将有所扩大。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仅有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不够的,还需要政治决断力。目前金融债务规模相对未来GDP比重过于庞大,一方面GDP绝对量不够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经济增长率低下。但在缺乏“债务分担”总体安排的背景下,股东、债券持有人、纳税人、工人等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上升,并侵蚀经济走向复苏的能力。

      

      美国今明两年都不乐观

      基于上述总体判断,汇丰认为,美国经济增长可能会非常疲弱,疲弱的程度可能与历史上经济跌入衰退前的水平相接近。部分经济指标如费城指数以及世界大企业联合会的消费信心指数已经进入衰退区间,就业增长在8月陷入停顿。

      汇丰表示,尽管其并不预计会出现硬着陆,也就是连续几个季度的负GDP增长,但对美国GDP预测的下调幅度很大,这也表明联储出台新的刺激政策的必要性。当然,这些政策的有效性是另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无疑出台新政策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了。

      汇丰的美国研究团队预计,今年下半年美国GDP增速季度环比折年率可能仅为1.3%,之前的预测为2.8%。增长疲弱,濒临衰退。尽管三季度增长可能受汽车业生产回升的拉动而略有反弹,消费需求仍可能持续疲弱。汇丰对美国第四季度同比GDP预测为1%,之前预测为1.8%,今年全年的预测则从之前的1.8%进一步下调至1.6%。明年的GDP预测也从之前的2.5%下调至1.7%。

      即便经济没有重新出现衰退,汇丰仍然认为,一些结构性因素可能继续影响明年美国经济的走势。一是房地产市场仍然相对萧条,大量的待售存量住房使得房地产价格保持低迷;二是家庭部门的减债压力也是一个牵制增长的因素。目前已经有大约10%的家庭部门债务拖欠,总额高达1.1万亿美元;三是各级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都在实施财政紧缩,未来几年,预计政府部门对GDP增长的贡献可能较正常水平下降0.5个百分点。

      鉴于疲软的经济前景和“减弱的”通胀,伯南克领导的美联储已在最近一次会议上祭出了新的刺激政策,特别是重新启动了“卖短债购长债”的所谓“扭转操作”。

      对于扭转操作,汇丰认为,该方案将不涉及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扩大,仅对投资组合进行重整,因此可缓解对去年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潜在批评。但就实际的经济影响而言,汇丰并不看好“扭转操作”。鉴于平均房价仍在温和下跌之中,潜在购房者依然认为房市中存在相当高的风险。严格的信贷标准和“负净值”抵押贷款,都抑制了抵押贷款再融资的扩张。较低的抵押贷款利率未必能从本质上改变这一状况,亦无法促进住房需求的大幅上升。

      不过汇丰也指出,上述种种顾虑都无法阻止美联储采取行动。目前采取任何行动都好过袖手旁观。事实上,较低的利率可能提升消费者信心,从而防止消费支出的进一步下滑。

      

      欧洲经济增长停滞

      对于当前深陷债务危机的欧洲,汇丰认为,下半年欧元区增长将持续走弱,主要下行因素在于出口疲弱。而且,随着今年5月以来经济数据持续下滑,相关信心指数不断恶化显示问题可能较改行之前的预期更加严峻。

      根据汇丰的最新预测,欧元区今年全年的GDP增速可能从之前的2%降至1.6%。明年的GDP预测下调幅度更大,从之前的1.4%至0.7%。下调的原因一方面是2011年末起点更低,另一方面主权债务危机短期内没有好转的迹象,且考虑银行系统的融资问题以及财政紧缩的效果等。

      汇丰认为,尽管以原油为首的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对于居民消费带来正面影响,但主权债务危机深化并蔓延至意大利和法国等大国,对于信心的打击却是沉重的。工业生产指标已经显示三季度欧元区制造业可能进入收缩区间,出口大幅下滑。

      从欧元区的一些大国来看,汇丰认为,四大经济体的增长差异有所放大。法国经济对于外部需求的依赖性相对较低,且政府公布的紧缩计划力度其实并不大,因而尽管增长可能继续放缓但较德国经济可能表现要好一些。而德国作为更加外向型的经济体,明年GDP增速可能仅为1%,今年四季度增长可能接近零,但这并不是说德国已经进入经济衰退,因为从国内需求方面仍可能提供部分支撑。

      更令人担忧的是西班牙和意大利,这两国可能很快会再次陷入衰退,三季度经济就可能开始进入收缩区间,工业和出口大幅下滑,财政紧缩可能继续拖累西班牙经济,二季度,西班牙的政府财政支出环比下降2.4%。意大利经济也会很快感受到紧缩财政的寒意。

      不过,尽管经济疲弱,但汇丰并不认为欧洲央行今年会降息。汇丰指出,欧央行近期的公告中仍然表述了对通胀的担忧,市场所期待的利率下调的动作可能很难出现。预计今年以及明年欧洲央行都可能保持其1.5%的政策利率不变。但与此同时,央行仍将会对涉及金融稳定的风险保持警觉,并采取相关支持措施。

      对于欧洲另一大经济体英国,汇丰预计,该国2012年的经济增长将从1.6%下调至1.3%。经济表现疲弱,但通胀水平仍然保持在政策目标水平2%以上,因而英国央行在今年后几个月和明年都不太可能调整利率。考虑到美联储的QE2效果差强人意,英国的进一步量化宽松仅可能作为急救措施。

      

      中国内需或可弥补出口

      外部经济的恶化,对于中国经济影响会有多大?对此,汇丰并不十分悲观。该行总体的判断是,当前中国经济表现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即通胀见顶回落,增长温和放缓。尽管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可能对中国出口增长带来负面影响,但国内需求仍相对强劲并足以支撑8.5%至9%的GDP增速,没有必要出台刺激政策。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指出,8月份中国的消费物价指数较7月的周期高点6.5%略降至6.2%,符合预期。分项数据看,食品价格涨幅回落,非食品价格持平。食品价格8月同比增速较7月的14.8%放慢至13.4%,但仍然是推动消费物价指数上涨的主要力量。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从7月的7.5%放慢至8月的7.3%,略高于市场预期。

      8月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至三个月来的新低13.5%,略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工业产品包括发电量、钢材、水泥等生产增速继续回落。汽车生产逆转了之前的收缩,同比增长9.5%,显示3月日本地震带来的供应链冲击影响逐渐消退。前八个月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之前的25.4%继续放缓至25%,符合市场预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月同比增17%,略低于7月的17.2%,符合预期。

      展望未来,汇丰认为,中国经济下行风险仍非常有限。首先,紧缩政策周期接近尾声,目前15%至16%的信贷增速足以支撑9%的GDP;其次,外需走软但并未大幅下滑,出口可能从之前超过20%的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第三,投资增速受紧缩政策影响可能进一步下降,但大量在建基建项目、保障性住房提速以及消费相关投资增长都会为未来投资放缓提供缓冲;最后,居民收入有望受劳动力市场繁荣以及个税起征点上调实施影响而有所提升,消费信心有望得到提振。

      总体上,汇丰指出,中国的通胀7月见顶,8月同比略有回落,但未来一段时间CPI可能缓慢下降。货币政策倾向于以静制动。关于增长方面的几乎所有指标同比都有所回落,但环比除投资外,工业增加值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均有所加快。尽管7、8两个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都在略低于50的水平,目前的工业生产增速仍然与9%左右的GDP增速相对应。鉴于此,汇丰对今年中国的GDP增长预测仍保持在8.9%不变,该行认为,在增长温和放缓的背景下,中国没有必要出台新的刺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