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冷门但不意外 两美国学者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
  • 丹麦新银行救助计划
    促成首个并购案
  • 当局者淡定 旁观者激动
  • 大公将摩洛哥国家信用评级展望调至负面
  • 美股三季报今揭幕
    业绩表现或令人失望
  • 欧佩克油价继续下跌
  • 联合国报告称
    粮价居高不下和持续波动局势或趋严重
  •  
    2011年10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5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财经海外
    冷门但不意外 两美国学者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
    丹麦新银行救助计划
    促成首个并购案
    当局者淡定 旁观者激动
    大公将摩洛哥国家信用评级展望调至负面
    美股三季报今揭幕
    业绩表现或令人失望
    欧佩克油价继续下跌
    联合国报告称
    粮价居高不下和持续波动局势或趋严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冷门但不意外 两美国学者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1-10-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朱贤佳
      10日,托马斯·萨金特和克里斯托弗·西姆斯共同荣获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大奖
      本报传真图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朱贤佳

      

      是冷门,但也不算是很大的意外。一年一度的诺奖压轴大戏——诺贝尔经济学奖1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两位美国资深学者——托马斯·萨金特和克里斯托弗·西姆斯共同荣获201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大奖,两人将分享1000万克朗(约148万美元)的奖金。和往年一样,最终获奖者名单也与此前外界列出的最热门候选人大相径庭。

      根据瑞典皇家科学院10日发布的颁奖声明,两位学者获奖主要归功于其对“宏观经济中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通俗点说,就是研究诸如加息和减税等政策措施如何影响GDP、通胀和就业等宏观经济变量。

      在10日宣布获奖名单的发布会上,主办方称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关于“预期”。据介绍,两位美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人们通过分析预期的作用,来更好地理解政策措施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据介绍,萨金特的研究主要针对“理性预期假设”,该理论因在经济分析中假定经济行为的主体对未来事件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而得名。理性预期指的是,当针对价格等某个经济现象进行预期的时候,如果人们是理性的,那么他们会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所得到的信息来做出推理,而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

      西姆斯则以其在做经济预测时对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应用而著称。瑞典皇家科学院称,西姆斯研究出了一套基于VAR模型的方法,以研究短期的政策调整如何影响实体经济,比如央行的利率调整。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声明中表示,尽管萨金特和西姆斯独立进行各自的理论研究,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很多方面却是相互补充的。

      与往年一样,今年的获奖人选和之前外界盛传的最热门名单相差较远。不过,要论学术成就和地位,今年的两位获奖者绝对是实至名归。据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奖声明介绍,两人的研究成果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便广为全球研究界和政策制定者采用。而在今天,两人的研究成果仍是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必备工具”。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萨金特和西姆斯就被不少人认为是诺奖的最有力争夺者。不过依照这一奖项的传统惯例,即便获奖者在很久以前就获得了研究成果,但直到其成果经过多年的时间检验,诺奖才会“姗姗来迟”。

      现年68岁的萨金特1964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学士学位。他在1968年获得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萨金特现为纽约大学教授。

      西姆斯生于1942年,其自1999年以来一直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西姆斯1963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数学系,5年后又在哈佛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近五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一览

    2010年:市场查寻摩擦理论 获奖者:彼得·戴蒙德、戴尔·莫滕森、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
    2009年:新制度经济学 获奖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奥利弗·威廉森
    2008年: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获奖者:保罗·克鲁格曼
    2007年:机制设计理论 获奖者:莱昂尼德·赫维奇、埃里克·马斯金、罗杰·迈尔森
    2006年: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获奖者:埃德蒙·费尔普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