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ST渝万里
    拟募7亿元实施产业升级
  • ST华源今起复牌
    开盘价将进行反向除权
  • 襄阳轴承、鑫龙电器
    拟定增募资提升产能
  • 2.29亿元收购英国公司 金亚科技“出海”走捷径
  • 南钢股份
    公告“10·5”重大安全事故
  • 武商联两公司连续跌停 重组方案或调整
  • 价值遭遇市场低估
    两上市公司斥资回购股票
  • 大元股份董事长及财务总监
    遭上交所公开谴责
  • 三公司前三季业绩大幅预增
  • 万科前三季销售额增长逾三成 将破千亿元
  • 多氟多募投项目全面投产
  • 长征电气拟购探矿权
    1300万元“博弈”钼镍矿藏
  •  
    2011年10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7版:公 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公 司
    ST渝万里
    拟募7亿元实施产业升级
    ST华源今起复牌
    开盘价将进行反向除权
    襄阳轴承、鑫龙电器
    拟定增募资提升产能
    2.29亿元收购英国公司 金亚科技“出海”走捷径
    南钢股份
    公告“10·5”重大安全事故
    武商联两公司连续跌停 重组方案或调整
    价值遭遇市场低估
    两上市公司斥资回购股票
    大元股份董事长及财务总监
    遭上交所公开谴责
    三公司前三季业绩大幅预增
    万科前三季销售额增长逾三成 将破千亿元
    多氟多募投项目全面投产
    长征电气拟购探矿权
    1300万元“博弈”钼镍矿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武商联两公司连续跌停 重组方案或调整
    2011-10-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覃秘 ○编辑 裘海亮

      ⊙记者 覃秘 ○编辑 裘海亮

      

      自9月30日公布吸收合并方案以来,中百集团和武汉中商已经连续两个跌停。在投资者遭遇重大损失的同时,公司的重组也面临流产的风险。有接近公司的机构人士透露,相关方面本就有根据市场反应调整重组方案的打算。而公开交易信息显示,两天的跌停主要由机构卖出所致,但昨日已有机构在尝试买入中百集团股份。

      本为解决同业竞争、做大做强的合并重组,为什么公司股价却连续跌停?

      最直接的理由是补跌。中百集团和武汉中商停牌的4月中旬,深成指还在13000点左右,而目前已逼近10000点,跌幅超过20%。两家公司的“同门大哥”鄂武商,6月复牌时股价曾达到21元,并有着武商联在21.21元进行部分要约收购的承诺,目前股价也仅16.76元。“补跌很正常。”多位券商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

      更多的投资者则将跌停归咎于吸收合并方案的“不给力”。“这个方案一点都不新鲜,号称重大无先例,但事实上就是简单的根据股价1+1。”一位投资者向记者抱怨。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虽然重组预案设置了“异议股东保护机制”,但并不存在所谓的无风险“套利”机会。根据预案,武汉中商和中百集团异议股东分别获得11.49元/股的现金选择权和12.39元/股的收购请求权。但要想获得“异议权”,必须对合并方案投出“有效反对票”。

      投资者面临的困境是,如果股价上涨超过现金选择权价格,只需要在二级市场卖出;如果股价下跌低于现金选择权价格,投反对票则是理性的选择,然而一旦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投票股东选择“异议权”,则重组方案不能获得通过,现金选择权无效。

      “依据目前的重组方案,只有两个公司的股价都高过现金选择权价格,才能得到投资者的支持,从目前的环境来看,难度有些大。”一位券商研究员向记者分析。

      从交易所盘后公开的交易信息,或许可以发现一些线索。9月30日中百集团第一次跌停时,卖出席位全部为机构,武汉中商的卖出席位前五名中,有三席为湖北武汉的营业部;昨日,中百集团的卖出席位仍有4家机构,但买入席位也有了两家机构以及武汉本地营业部,武汉中商则仍有武汉当地的券商营业部在大量抛售。

      对于部分投资者认为重组方案不给力的说法,这位研究员并不认同,他表示,“按照目前市场对两家公司的盈利预测,收购请求权和现金选择权价格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9倍和33倍,远远高于目前二级市场零售行业动态市盈率不足25倍的情况。”

      易方达、中海基金等部分持有中百集团的机构今天发布公告称,经与托管银行协商一致,决定于10日起对公司旗下基金所持有的中百集团恢复按市价估值法进行估值。此前,两基金均已采用“指数收益法”对旗下基金所持有的中百集团进行估值。持有武汉中商的宝盈基金今天也发布了类似公告。在机构眼里,似乎两公司股价的补跌已基本到位。

      “现在就要看武商联的态度了,武汉几家商业公司的重组,停下来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毕竟地方政府已经参与,但过程也不会很轻松,我的看法是需要调整重组方案,毕竟市场环境在过去半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述券商研究员分析认为。

      一个可以参考的案例是,济南钢铁吸收合并莱钢股份时,因为莱钢股份当时的股价远远低于现金选择权的现金对价,导致众多股东投了反对票,方案遭否决。山钢集团最终调整方案,将现金选择权覆盖到了所有股东,而不仅仅是异议股东,重组获得了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