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上月阳光私募产品
    发行创年内新低
  • 深市39家公司
    9月获高管增持
  • 揽储鏖战伤及险企 “被时点存款”现象愈演愈烈
  • 易方达原班高管平稳调整
  • 宁波银行亿元资金
    支持温州小企业
  • 机构一线
  • 基金:汇金出手意味市场趋近底部
  • 拍 卖 公 告
  •  
    2011年10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机构
    上月阳光私募产品
    发行创年内新低
    深市39家公司
    9月获高管增持
    揽储鏖战伤及险企 “被时点存款”现象愈演愈烈
    易方达原班高管平稳调整
    宁波银行亿元资金
    支持温州小企业
    机构一线
    基金:汇金出手意味市场趋近底部
    拍 卖 公 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揽储鏖战伤及险企 “被时点存款”现象愈演愈烈
    2011-10-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蕾 ○编辑 于勇

      ⊙记者 黄蕾 ○编辑 于勇

      

      银保手续费高企之伤尚未痊愈,银行业的揽储鏖战又开始波及保险业,银保市场乱象再生枝节。本报记者近日从市场一线采访获悉,借着在银保业务上的合作“交情”,一些身负考核重压的银行开始将揽储目标瞄向保险公司,动辄数亿规模的时点存款现象渐抬头,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拉存款盯上险企

      拉存款是今年银行业面对的共同难题。在存款流失严重,存贷比考核的巨大压力之下,每逢月末、季末、半年末,上至五大行、股份制银行,下至城商行,无不都绞尽脑汁,托关系找人,一切只为拉存款。

      当能想能用的渠道都被挖掘后,一些银行开始盯上了机构大户保险公司,即以银保合作交情之由,提出希望保险公司在“时点存款”上助其一臂之力。而考虑到在银保业务上有求于银行的关系,保险公司唯有无奈接受。

      “最近有银行来找我们,表示要我们帮他们分担一点时点存款的指标压力。碍于我们与他们有银保合作的关系,我们只好答应了。”一家保险公司相关人士这样解释他们的“被时点存款”。

      这样的现象绝非个案。一家中资保险公司相关人士颇显无奈,“近来,我们分公司确实从银行接到了‘帮忙’任务,存款数额不小,通常都是上亿的时点存款,最短的一天,最长的也就几天。据我们了解,不少有银保业务的保险公司都接到了类似的‘帮忙’请求。”

      而向保险公司提出时点存款请求的,通常是网点渠道较多、银保业务量大的大行。“我们大多数的银保业务都是依靠这几家大行展开的,如果不答应他们做时点存款,我们担心今后在银保业务合作续约时会吃到闭门羹。”上述人士如是解释“被时点存款”的原因。

      由于保险公司总行层面与银行之间多是协议存款,因此从可操作性上来看,时点存款的现象较集中于保险公司分公司层面。“每个月都会有保费进账,少则几百万,多则几亿。时点存款现象的出现,对我们的影响主要是:一来公司可能会为此承担一定的资金成本,二来手续流程较为繁琐。”

      

      监管层摸底整治

      对于保险公司单个个体而言,时点存款或许只是其在业务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诸多潜规则中的一个,是在其可承受的能力范围之内的。但对于监管部门而言,他们对这一现象的看待更为深远,即这一现象一旦滋生蔓延,或将会打乱银保市场的正常秩序,增加保险公司在银保渠道上的费用开支,压缩保险公司银保业务的实际利润。

      以上海市场为例,在了解到这一现象后,上海保险同业公会近日悄然下发一份内部通知。“鉴于目前银保渠道出现的时点存款愈演愈烈的现状,为确保行业健康发展,规范、防范风险和减少公司经营成本支出。根据上海保监局要求,对经营银保业务的相关公司目前银行要求的时点存款和费用承担情况进行摸底,并做专项研究。”

      “这也是我们所担心的,一旦时点存款现象如之前银保手续费高企那样蔓延,我们就难以承受了。一家银行的要求我们还可以满足,一旦其他(银保)合作银行也来找我们,就难以一一满足了。在这过程中势必会得罪一些银行,从而会影响我们正常的银保业务。”

      按照上述收到通知的某寿险公司人士的说法,上海保险同业公会在上述通知中告诫已发生时点存款的保险公司,不向任何各银行进行任何时点存款业务。同时下发了调查表,要求各寿险公司上报2010年及2011年银行要求各公司时点存款的数据,包括存款时间、时点存款金额、保险公司所承担的资金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