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A股或面临筑底持久战 公私募减仓避险
  • 两市基金普跌
  • 汇金增持助恒指反转
  • 工业品普遍上涨
  • 机构抛压沉重 游资接棒制造热点
  • 国庆节前市场谨慎融资余额骤减
  • 两市缩量创新低
  • 创业板指六连阴
  • 资金持续流入水利股次新股
  • 交易所债指全线反弹
  •  
    2011年10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市场·动向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市场·动向
    A股或面临筑底持久战 公私募减仓避险
    两市基金普跌
    汇金增持助恒指反转
    工业品普遍上涨
    机构抛压沉重 游资接棒制造热点
    国庆节前市场谨慎融资余额骤减
    两市缩量创新低
    创业板指六连阴
    资金持续流入水利股次新股
    交易所债指全线反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A股或面临筑底持久战 公私募减仓避险
    2011-10-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婧文 ○编辑 张亦文

      ⊙记者 婧文 ○编辑 张亦文

      

      时间已经步入四季度,市场的环境依然可以用内忧外患来形容,机构投资者对于后市预判,可谓悲观情绪蔓延,公私募一致选择减仓避险。

      

      公私募一致减仓

      面对“跌跌不休”的A股市场,更多的基金经理加入了“空头”阵营。对于节后的市场表现,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期待。做足防御、苦等政策拐点,或许是最优策略。

      据好买基金最新调研数据显示,9月份的私募基金的平均持仓比例仅为49.83%,较8月份的61.86%出现了大幅的下降,反映出私募基金通过削减仓位来规避市场下跌风险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高仓位的基金数量大幅减少,仅占24%,而低位基金的数量则大幅提升了12个百分点。此外,由于市场在底部区域仍未获得明确的反转动力,私募基金仓位的分歧度出现了进一步提高。

      除私募基金积极减仓外,公募基金的仓位在节前最后一周继续下降。根据民生证券基金仓位监测数据,截至9月30日主动型股票方向基金均仓位为 75.44 %,与之前一周相比下降1.18个百分点,主动减仓0.39 %。其中,股票型基金仓位下降1.17 %至80.48 %,偏股型基金仓位下降1.32 %至72.47%,平衡型基金仓位下降0.91 %至65.89%。

      值得注意的是,仓位低于75%的基金数量已经开始明显增多。根据测算,31.1%的基金仓位低于70%,32%的基金仓位介于70%~80%。此外,还有22.2%的基金仓位介于80%~90%之间,而仓位高于90%的基金占比仅14.7%。

      

      筑底持久战

      在经济回落、政策实质性放松之前,多数接受采访的基金经理表示,将暂时侧重防御维持中性仓位,对于4季度市场演绎,基金经理认为,A股或面临筑底持久战。

      据好买统计,对于未来大盘的判断,更多的私募基金选择了中性的态度,占比达到55.17%。另外,有34.48%的私募看空后市,认为大盘还有下跌空间,而认为股指将出现反弹的私募只占一成左右。

      上海世诚投资执行董事陈家琳认为,接下来的两个月将迎来最艰难的时刻。“依据投资时钟原理,在经济滞胀阶段,股市表现不会太好。”陈家琳预期,短期内投资人极有可能对经济增速下滑的态度由担忧演变成恐慌,从而产生更大的二级市场抛售压力;另外即将披露的上市公司三季报极有可能再次低于预期,由此刺激新一轮的盈利预测下调,并引发相应的股价调整。

      摩根士丹利华鑫的一位基金经理认为,流动性实质性放松并不一定会在近期出现,至少在宏观经济数据下滑超预期以及通货膨胀确实回落之前是看不到的,流动性预期的改善可能带来市场的反弹,流动性实质改善才能带来市场的反转。

      金鹰基金指出,如果没有热点板块领涨、无赚钱效应刺激、政策面无明显转向信号,A股市场可能维持弱势震荡,但考虑A股市场现已跌至上证指数998点、1664点的历史估值底部区域,市场投资机会已经逐渐显现,一旦市场下跌至上证指数2300点一线,可以考虑逐步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