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佛山“限购门”粉碎调控放松幻想 楼市调整势在必行
  • 5年1.8万亿 水利投资再掀波澜
  • 全国统筹10%土地出让收益
    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 一纸“短命”政令的背后
  • 投资加速催热水利板块 工程建设公司或率先受益
  •  
    2011年10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焦点
    佛山“限购门”粉碎调控放松幻想 楼市调整势在必行
    5年1.8万亿 水利投资再掀波澜
    全国统筹10%土地出让收益
    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一纸“短命”政令的背后
    投资加速催热水利板块 工程建设公司或率先受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一纸“短命”政令的背后
    2011-10-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于兵兵 ○编辑 艾家静

      ■记者调查

      部分地方申诉限购难题 短期难改调控方向

      ⊙记者 于兵兵 ○编辑 艾家静

      

      从8月份以来限购扩容方案难产,到10月11日佛山上演限购松口文件的朝令夕改,限购令在地方执行阻力可见一斑。据了解,广东某机构甚至将调整限购令的建言书递交国家相关部门,解释选择性限购给房地产市场带来的问题,并要求调整相关政策。但从目前的结果看,此番房地产调控的松动尝试被及时叫停,市场更加坚定调控紧缩风向不会动摇。

      

      佛山为何“胆大”?

      11日上午,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官方网站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从12日开始,在佛山市购买5年以上房龄的产权房,将不再受到限购令的限制。同时对非本地户籍人才引进人员、本地居民将允许购房及增购房屋。在房地产调控持续紧张的当下,佛山率先为限购令松绑引来市场一片哗然。

      到11日晚上11点24分,佛山市房管局紧急叫停这一政策,并解释称,此文件的原意是想在现行住房限购政策框架下进行完善和补充,确保完成佛山市全年房价控制目标。

      根据佛山市政府部门的解释,限购令在今年3月执行以来,地区均价开始出现不平衡。受购房资格限制,购买人群流向位置较好的区位购房,高明、三水两区的项目以及一些镇街的低价位项目受到严重影响。比如,9月份房价最高的南海区10756.31元/平方米与房价最低的高明区5338.75元/平方米,相差接近两倍。另外,受拥有住房套数限制,限购后反而促进了高价位的大户型商品住房的销售,给完成全年的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造成极大影响。

      不过,根据记者的调查,限购导致投资客外流出佛山,甚至部分佛山刚性需求无奈出城购房,才是地方抵制限购的更大原因。

      

      房价走低 投资流失

      另据了解,广东某接近政府部门的机构已经将调整限购令的建言书递交国家相关部门,解释选择性限购给房地产市场带来的问题,并要求调整相关政策。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新城市集团董事长曹志伟告诉记者,目前部分城市限购措施确实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一线城市的限购将投资购买行为推到二线城市,再推往三线甚至四线城市。导致去年至今二三线城市涨幅居高不下,全国来看加权平均房价的升幅没降,反而扩散了泡沫。而这种泡沫又挤向了金融保障体系和监管体系相对落后的三、四线城乡。这些地区一旦出现金融波动,就会产生更多的断供房、烂尾楼、烂尾地。“因为在一线城市买房自住与投资的比例大约是7:3,而在三、四线城市约是3:7,从一、二线城市跑去三四线城市购房的90%都是投资的,且投资部分中不少是短线投机。”曹志伟称。

      另外,因为投资客推高了三四线城市的房价,部分地区的中低收入阶层已经出现更大的买房困难。

      这种趋势从限购半年后的广东市场上体现也十分明显。今年“五一”期间,有记者就广东限购与非限购城市的楼市展开对比,发现大量广州、佛山的投资和自住需求流向中山、惠州等非限购城市。导致中山、江门等地多个楼盘达到开盘当天销售8至9成。江门某楼盘甚至出现7成客户来自佛山的局面。

      “同样是地级市,为什么限我不限你。这是个问题。佛山当然要考虑对策。”一位佛山市房地产企业人士介绍。

      据当地人士称,限购数月之内,佛山商品房成交量普降。投资客及部分自住需求外流至广东清远、中山等非限购城市。佛山部分楼盘受销售阻力的影响,降价幅度近20%。而这也许才是佛山为限购松绑的原因之一。

      不过,专家表示,无论佛山放松限购有多少正当的理由,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和舆论氛围下,擅自打破整齐划一的调控口径,将引来市场预期的变化,甚至引来部分城市跟风效仿,这对已经进入关键阶段的房地产调控来说无疑影响巨大。

      根据记者了解,“十一”长假后,部分大型企业已经真正结束了观望期,不再对宏观形势抱有任何幻想,并计划启动全面降价,调控效果即将显现。在这种形势下,政策导向不宜有任何分化,佛山叫停限购令的松口政策,可谓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