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带动地方经济腾飞
⊙记者 唐子韬
2009年国务院正式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一年被称为中国文化产业元年。两年来,中国以艺术为主题的文化产业艺术节、文化节在全国遍地开花。
据统计,国内目前仅大小双年展、三年展就有10余个,而各种特色文化艺术节更是比比皆是。一方面是文化产业的红火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另一方面,各地纷纷寻找文化艺术资源,努力打造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新城市。
利用文化艺术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已经是各地发掘产业特色、营造商机、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十一”黄金周前后,全国各地有多个艺术节、双年展开幕。
首届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
——传统与当代如何对位
日前开幕的第十届大同云冈文化艺术节暨首届“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成为山西省和大同市全力打造的城市名片。开幕当天,国际雕塑双年展就迎来了上万的市民参观游览。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带动这座城市的房产、旅游等一系列产业的龙头产业。
作为一座千年古都,大同曾是北魏京都、辽金陪都、明清重镇,在历朝历代都留下了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举世闻名的云冈石窟被业界人士称为中国雕塑的“麦加”;华严寺、善化寺等为代表的辽金雕塑保存完好,也被公认为是中国雕塑的经典之作。
近年来,大同市委市政府坚持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复兴战略,将雕塑作为城市的主要文化特征,并试图让新的时代雕塑融入到城市文化生活中。此次与中央美术学院“曾竹韶雕塑奖学金”评选活动的联姻,就是这种探索的第一步。据大同市委宣传部领导介绍,“曾竹韶雕塑奖学金”与大同文化艺术节、雕塑双年展初步合作规划为十年,共同合作举办五届雕塑双年展。
中国雕塑家学会名誉会长曹春生说,大同作为中国历史雕塑名都,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举办国际雕塑双年展是顺理成章的事。
大同市市长耿彦波认为,大同选择“雕塑之都”这个称号是基于文化基因和历史积淀,以及打造特色城市战略构想的必然结果。他说,“大同在全国不会是最大的城市,不是最富的城市,也不会是最现代的城市,但她追求的是发展成为一座最有特色的城市!”
然而,大同打造特色城市才刚刚起步。举办雕塑双年展是仅仅是第一步。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全国城雕艺委会副主任、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博士认为,“一个城市在现代转型过程中应该要多样化、要有包容性,应该容许有丰富多样的变化。”目前大同正在城市改造进行中,更新的幅度很大,针对城市特色的雕塑还不是很多,这需要出现一些新的、适应这个城市的雕塑作品。但他对大同未来的文化发展比较乐观,“一方面,这些新的作品能够进入大同,在展览中出现,本身对这个城市就是一个冲击、是一个对话,会形成一种张力关系。大同这种文明古城,老百姓趣味还停留在相对比较民俗、民族化的阶段。但这种现状其实是可以改变的。”
由此看来,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单靠一两次展览很难完成。孙振华建议,“大同应该有一个很详细的关于雕塑的规划。应该采取另外的办法。显然城市户外的公共雕塑和目前展览的雕塑是不能对等的。但是,展览上具有前瞻性的、先锋前卫的雕塑对于提升人的审美的眼光是有好处的。城市不断受到新的视觉冲击是有好处的。同时,要在这个基础上,把一些适合目前老百姓欣赏接受能力的雕塑放置在城市空间中。这样的方法才会比较有效。”
第五届成都双年展——视觉VS音乐打造西部艺术之都
成都双年展今年已经是第四届。有“天府之国”之称的成都,文化从来都是这个城市显性特征。
近一年来,配合东区音乐公园的改造建设,成都市政府着力打造建设“音乐产业园区”和“音乐互动体验园区”作为产业特色。占地300余亩的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总投资超过35亿元,是上个世纪90年代逐渐退出工业舞台的原国营773厂的厂房旧址。这项17万平方米的原址上的改建项目与北京的798艺术区如出一辙。而该园区承载的特色产业则是“中国首家集生产、体验、消费、结算等音乐全产业链于一体的主题商业街区”。
2009年,成都作为中西部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率先响应中央号召,把文化创意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的双年展也正值成都音乐公园开园。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华章认为,今年的成都双年展和东区音乐公园开园成为推动成都建设田园城市、推进“成都东村”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建设的重要一步。
成都传媒文化产业园区运营管理公司副总经理赵刚表示,成都东区音乐公园通过引进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作为核心引擎,结合工业文明遗址的保护,创造性打造的全新一代文化创意产业。
同期举办的成都双年展,则通过汇集国内顶尖艺术家、设计师的作品的艺术、设计、建筑三大主题联展,将欧美发达国家的多位知名艺术家、设计师、策展人吸引到了成都。为成都搭建了一个国际交流平台,似乎让成都一跃成为国际艺术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