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三年央票连续发行
  • 股债双杀致偿付吃紧
    险企再融资压力凸显
  • 多家信托公司暂停房地产信托业务
  • 投资文化产业正当其时
  • 节后首周
    股票开户数大降四成
  • 谋求脱困再出招 阳光私募频推创新产品
  • 分级债基高风险份额
    发力大涨
  • 基金开户数
    跌至13周低点
  •  
    2011年10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市场·新闻
    三年央票连续发行
    股债双杀致偿付吃紧
    险企再融资压力凸显
    多家信托公司暂停房地产信托业务
    投资文化产业正当其时
    节后首周
    股票开户数大降四成
    谋求脱困再出招 阳光私募频推创新产品
    分级债基高风险份额
    发力大涨
    基金开户数
    跌至13周低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谋求脱困再出招 阳光私募频推创新产品
    2011-10-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郭素 ○编辑 张亦文

      ⊙记者 郭素 ○编辑 张亦文

      

      阳光私募产品创新进入快车道,今年以来,数十只定向增发型、对冲策略型等创新型私募产品相继推出。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以来私募业绩和发行的双重困境是倒逼私募创新的重要原因,而产品创新也有助于拓宽私募行业发展的空间。

      据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目前出现的创新型私募产品类型主要包括风险缓冲、目标回报、定向增发、行业基金、量化套利和对冲策略等,成立的产品数量超过50只,阳光私募产品创新进入快车道。

      融智评级高级研究员龙舫认为,目前面临业绩和规模困境是阳光私募谋求产品创新的最直接原因。阳光私募产品单一、策略同质化严重,经过今年的震荡调整行情,出现业绩亏损、发行遇冷等现象,因此创新型私募产品应运而生。

      事实上,今年以来市场行情不济,以往被光环笼罩的私募基金业绩遭遇大面积折损,由此导致出现“清盘潮”。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超过30余只私募产品清盘,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年,此外还有近百只阳光私募面临清盘风险。

      而另一方面,私募基金产品的发行也“流年不利”。根据好买数据统计,截至9月14日,今年以来共有158只非结构化私募基金成立(仅包括通过信托平台发售,管理人为投资管理公司、投资顾问公司、信托公司的产品),比去年同期下降15.96%,且每季度发行数量呈逐季递减趋势,今年前二季度分别为74只和55只,三季度则下降至(截至9月14日)为29只。

      在业绩与发行的双重困境下,私募基金掀起创新潮,期望对摆脱目前困境和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产品创新使部分私募机构走出了生存困境,也促进了行业规模的继续扩大,而且从净值表现来看,创新型产品的业绩优于同期大盘和私募平均收益。创新是私募行业发展的动力,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投资工具的广泛应用,创新型私募产品的出现将更为普遍。” 一位私募人士如是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私募创新纷纷将目光投向对冲产品。上海某大型私募机构总经理表示,今年以来市场持续低迷,由于缺乏相应的对冲工具,旗下多只产品出现不同程度亏损,也导致了部分客户流失,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推出了旗下首只合伙制对冲策略型私募产品。

      而一位长期跟踪私募基金的研究人士也指出,对冲策略型私募产品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根据海外经验,量化技术和多种衍生工具的套利对冲的应用是私募创新的主流,如索罗斯创立的量子基金和西蒙斯管理的大奖章基金,成为国际上最著名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