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特别报道
  • 5:观点·专栏
  • 6:公司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开市大吉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101:信息披露
  • 102:信息披露
  • 103:信息披露
  • 104:信息披露
  • 105:信息披露
  • 106:信息披露
  • 107:信息披露
  • 108:信息披露
  • 109:信息披露
  • 110:信息披露
  • 111:信息披露
  • 112:信息披露
  • 113:信息披露
  • 114:信息披露
  • 115:信息披露
  • 116:信息披露
  • 117:信息披露
  • 118:信息披露
  • 119:信息披露
  • 120:信息披露
  • 121:信息披露
  • 122:信息披露
  • 123:信息披露
  • 124:信息披露
  • 125:信息披露
  • 126:信息披露
  • 127:信息披露
  • 128:信息披露
  • 129:信息披露
  • 130:信息披露
  • 131:信息披露
  • 1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特别报道
  • A7:基金·焦点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圆桌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利率市场化的两难纠结
  • 任期内预算硬约束应与地方债同步
  • 着眼点在推动
    地方财政体制重大改革
  • 中国进入了“全民焦虑时代”?
  • 外论一瞥
  • 日本金融避险天堂地位难再
  •  
    2011年10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观点·专栏
    利率市场化的两难纠结
    任期内预算硬约束应与地方债同步
    着眼点在推动
    地方财政体制重大改革
    中国进入了“全民焦虑时代”?
    外论一瞥
    日本金融避险天堂地位难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利率市场化的两难纠结
    2011-10-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袁 东

      袁 东

      利率机制的动向,已成关注中国经济走向的风向标。如果利率仍受管制,问题成堆;如果利率进一步市场化,也令人担忧。如何打开这一瓶颈,眼下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键。

      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根本。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市场化进程,典型地体现于价格机制的市场化改革。迄今,几乎所有物质商品的价格都已市场化,作为现代市场经济核心的银行存贷款系统,却仍处于管制价格状态。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不完全的,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相当受限。

      民间高利贷泛滥;银行信贷资金被大量套取;货币资金绕离银行系统的“体外循环”和“脱媒现象”日益严重;大型国有垄断企业纷纷设立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用轻易获取低价银行贷款的优势,独设资金池,圈占资金,用于高额套利;各类大、中小企业以及家庭部门,越来越多地涌向金融资产市场投机,有追逐“过度金融化”的苗头;以温州为代表的高利贷资金链断裂,有可能引起一定范围内的连锁反应,问题的严重程度可能超乎事前想象。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利率尚未市场化导致的。

      此之外,这还造成了两个突出的宏观问题:其一,货币政策调整及其工具使用受限,决定了货币政策的低效甚至无效:其二,财富的大规模不公正再分配。

      央行的行动总是滞后,特别是在需要抑制通胀时,而且过于依赖数量工具,利率调整大大受限。比如,通胀迹象在去年上半年就已显现,央行直到当年10月才开始收紧货币。CPI从去年1月的1.5%一路上升到今年7月的6.5%。同期,共计12次动用存款准备金率,从15.5%调升到21.5%;只动用了5次利率工具,并且是从去年10月才开始升息,一年银行期存款利率从2.25%调升到3.5%。如果像有些机构预测的,今年全年CPI平均水平为5.5%,利率若维持现有水平,居民存款实际利率为负2%(全年看肯定低估)。

      中国经济是由国企主导的,国企经营大幅滑坡,经济形势将难免“硬着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央行对利率工具的使用始终很谨慎。银行贷款主要供给了国有大中型企业,非市场化低利率维持着国企的低成本运营,如果央行跟随物价指数,及时足额升息,确保实际利率为正,国企将难以承受,立即就会出现大面积亏损。但不能不说,这种货币政策决策及其工具使用是从效果看是值得探讨的,对资源配置和长期经济运行造成了更大扭曲。

      今年9月底银行储户存款余额为34万亿元,假设全年平均存款余额也是34万亿,平均存款期限为一年(肯定低估),按上述全年实际负利率2%算,居民储户相对损失不少于6800亿元。相比真正的市场化利率,居民损失就更大了。

      且不说维持储户存款实际利率为正,即使处于零的水平上,按现有银行经营体制和利率确定机制,储户一年期银行存款名义利率应与CPI持平,上述今年预期为5.5%,银行保留目前存贷款利率差3个百分点不变,相应的,一年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就应是8.5%,而实际情况是6.56%(全年平均低于此数),现有贷款利率相对低2个百分点。今年9月底银行各项贷款余额56万亿,扣除储户贷款13万亿后的企业贷款为43万亿,国有企业贷款份额如按70%算,即为30.1万亿。这意味着,国企相对获取资金补贴是相当大一笔数字。如算上银行享有的高额利差好处,国有银行和国企所获取的实际补贴就更大了。所以,利率管制和现行银行体制客观上形成了财富分配的不公。

      值得关注的还有,过去这些年,随着金融市场的扩展,中国出现了大量非银行金融机构,相对而言,这些机构及其投融资价格所受管制要少些,价格相对比较市场化,尽管其规模远比银行信贷小。所以,中国当前的货币资金价格如同1990年中后期以前的生产资料,是双轨制。这就难免从银行系统低价套取资金,再高价放出的套利行为。这也是为什么国企纷纷兴办大量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银行体系”越来越庞大的原因所在。这不仅不利于金融正常稳定运行,也易引发不公或滋生腐败。

      可以说,市场化步伐拖得越久,这个矛盾积累也就越大。中国承担不起温州现象的大面积扩散,这正在逼迫政府必须尽快推进利率市场化。

      但是,利率一旦市场化,作为当前国民经济支柱的国企,无论如何都难以承受。要不要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成了中国执政当局几乎头等重要的经济决策事宜。从促进就业和中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利益着想,利率市场化是绕不过去的,宜早不宜迟。实际上已经迟了。

      为此,需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国企改革问题。笔者以为,打破由行业垄断和低价资金维持的国有企业低能低效,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所必需的前提。所以,在放开行业禁入的同时,借助利率市场化,促使国有企业缩短战线,处于适当范围与规模内,正是今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改进的突破口。这一步,一旦主动就会更加主动,一旦被动就会步步被动。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