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特别报道
  • 5:观点·专栏
  • 6:公司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开市大吉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101:信息披露
  • 102:信息披露
  • 103:信息披露
  • 104:信息披露
  • 105:信息披露
  • 106:信息披露
  • 107:信息披露
  • 108:信息披露
  • 109:信息披露
  • 110:信息披露
  • 111:信息披露
  • 112:信息披露
  • 113:信息披露
  • 114:信息披露
  • 115:信息披露
  • 116:信息披露
  • 117:信息披露
  • 118:信息披露
  • 119:信息披露
  • 120:信息披露
  • 121:信息披露
  • 122:信息披露
  • 123:信息披露
  • 124:信息披露
  • 125:信息披露
  • 126:信息披露
  • 127:信息披露
  • 128:信息披露
  • 129:信息披露
  • 130:信息披露
  • 131:信息披露
  • 1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特别报道
  • A7:基金·焦点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圆桌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突破“地雷阵” 基金选股能力再遭考验
  •  
    2011年10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基金·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基金·焦点
    突破“地雷阵” 基金选股能力再遭考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突破“地雷阵” 基金选股能力再遭考验
    2011-10-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安仲文

      宏观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下滑使得基金经理对于寻找确定性个股的需求更加迫切。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显示上市公司业绩低于预期对于基金投资伤害已经逐日强化,地雷股频现的市场中如何才能确保投资的安全性值得关注;而在市场整体盈利增速不佳的环境下,那些业绩漂亮且股价独善其身的上市公司似乎在告诉基金经理:个股研究创造价值。

      ⊙本报记者 安仲文

      宏观经济放缓难寻行业机会

      市场对于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下滑的敏感性导致了资金加紧撤离那些估值高、成长慢的投资标的,同时避险于一些具有业绩支撑能力的个股。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研究部刘红表示,在通胀维持高位的前提下,国内的紧缩政策短期难以放松。而地方融资平台风险不断积聚;民间借贷猖獗,中小企业资金链开始断裂。随着住宅成交量持续下滑,房价开始下跌。受国际政治环境影响,人民币升值压力开始加大,出口企业面临生存压力。以上种种,或将导致国内经济增速在三季度出现下滑,从而导致上市公司的业绩出现下调,而三季度上市公司盈利增速下滑强化了当前的弱势格局。

      与此同时,同一行业、同一概念中曾经出现的同涨同跌现象渐渐消失,个股价值差异导致了股票之间的分化行情越来越明显。创业板影视行业中华策影视、光线传媒的股价表现就极具说明性。光线传媒发布的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01亿,同比增幅约为57%,而华策影视已披露的三季报则显示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23亿,同比增幅为44%。在具体的股价表现上,投资同一行业但不同个股的基金经理将收获完全不同的效果。光线传媒今年第三季度至今股价跌幅高达19%,而华策影视同期却逆市上涨17%。

      深交所此前披露的交易信息显示,第三季度期间,以基金经理为代表的机构席位在光线传媒上市后的六个交易日内连续买入2.9亿元,以当时六日的均价计算,基金经理买入光线传媒超过300万股,占光线传媒流通盘的15%以上。而在同期,基金经理也在大举扫货华策影视,根据华策影视披露的第三季报,嘉实基金旗下三只基金在三季度期间集体现身华策影视,嘉实价值优势基金、嘉实优质企业基金、嘉实服务增值基金合计买入华策影视259万股,当前合计市值约为1.2亿。但上述基金经理在光线传媒、华策影视上的投资效果迥异,同一个行业的不同个股之间居然出现36个点的差异。

      但较好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却也为一些基金经理带来相对不错的投资收益,这亦说明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寻找确定性个股对于基金投资尤为重要。创业板中汤臣倍健披露的2011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高达1.47亿,同比增幅超过100%。汤臣倍健在今年第三季度获得基金经理的大幅增持,景顺长城投资总监王鹏辉管理的景顺长城内需增长二号买进51万股,景顺长城动力平衡买进72万股,兴全有机增长灵活基金亦在第三季度介入80万股。

      汤臣倍健在股价表现上未让基金经理失望,该股今年6月份至今股价涨幅高达66%,其中仅第三季度以来就上涨了35%。在上证指数6月份以来下跌15%的背景下,从大盘股到小盘股哀鸿遍野的同时,汤臣倍健66%的股价涨幅说明了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中分化的现象前所未有。

      已经很难用小盘消费品的概念去解释汤臣倍健的股价表现,金字火腿这样的小盘消费品股票在第三季度之后跌幅超过了18%,洽洽食品在九月之后的市场中也暴跌了16%。盈利能力、估值、成长性的综合因素或是导致上述个股股价表现被进一步分化的主要原因。

      

      基金重仓股缘何成为“地雷”?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业绩低于预期的基金重仓股三季报从某种程度上加深了投资者对于当前市场的观望情绪,如最近披露三季报的基金重仓股荣信股份的业绩就令机构投资者大为失望,各大券商研究报告也普遍看淡该股。荣信股份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2亿,同比增幅仅20.52%,该股周三披露业绩当天,几乎遭遇跌停,最终暴跌9%。而此前机构普遍认为公司下半年产品毛利率和市场需求都将促使业绩大幅提升。华安策略优选基金、嘉实主题基金、招商核心价值基金在第二季度末合计持股在3600万股以上,而从二季度末至今,荣信股份股价已经暴跌29%。而基金经理调研功夫不扎实也在该股上演,荣信股份三季报低于业绩预期,但是三季度期间依然有泰达宏利行业精选、泰达宏利市值基金、上投摩根内需等基金介入该股。

      上周四披露三季报的英威腾更是泼了机构一盆冷水,并在披露业绩当日迅速封于跌停板。中小板的英威腾是地地道道的基金重仓股,其三季度期间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清一色为包括华夏、易方达在内的公募基金,此前机构一致认为该股业绩可能呈现60%以上的高速增长势头,但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显示英威腾前三季度净利润合计为8900万,同比增幅仅为10%,同时英威腾的全年业绩预告更让基金经理心凉,其预计2011全年净利润最高增幅在10%,最低可能出现20%的降幅。截至上周五收盘,英威腾今年三季度至今跌幅超过38%,华夏蓝筹基金持有英威腾128万股,易方达积极成长基金持有65万股。

      即将披露三季报的欧菲光也因业绩预亏而在三季度成为杀跌对象。欧菲光此前披露其前三季度合计亏损至少1700万元,该股三季度以来股价大跌超过35%。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泰信优质生活、银华成长先锋、大成财富管理2020基金持有该股均在150万股以上。诺安基金重仓持有的华工科技也不幸成为一只地雷股,华工科技上周五披露的信息显示,前三季度净利润2.07亿,同比增幅仅为0.6%,业绩低于预期使得华工科技披露业绩的当日股价暴跌8%,这使得华工科技三季度以来的股价累计跌幅超过29%。根据信息披露,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诺安基金投资总监杨谷管理的诺安股票基金合计持有华工科技超过1000万股。

      “陆续公布的上市公司三季报会让投资者对经济冷暖有一个更真切的认知。” 博时行业轮动基金经理刘建伟表示,当前市场环境下应该去寻找那些能够穿越周期的机会,短期内,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性依然会延续,市场估值水平的中枢仍在修正,在未来的投资中,关注的重点会是赢利增长能见度高的行业和相关企业,持续的成长能力会带来穿越周期的投资价值。

      

      个股选择挑战基金经理投资能力

      个股分化愈加严重之下,投资的难度也随之加大,即便擅长个股精选的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也不得不面临部分个股被套牢的滋味。根据易世达最新披露的三季报,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基金、华夏策略基金三季度期间合计增持易世达29万股,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王亚伟总计持有易世达超过110万股,不过易世达三季度期间跌幅已达到20%,并在上周五以上市以来的股价新低收盘,因此王亚伟的这部分投资显然已被套牢。

      而对于一些依然有较大正收益的品种,王亚伟则采取了及时止损保住收益的策略。根据易华录披露的三季报,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华夏策略基金均已经减持该股退出其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此前华夏大盘、华夏策略合计持有易华录超过70万股,是后者第一大机构投资者,但在第三季度指数屡屡走跌的环境下,易华录也在九月份期间有所回调,而王亚伟管理的两只基金也在此期间从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消失。

      精选个股对于基金经理而言越来越有难度,由于越来越多的个股陷入杀跌行情中,基金经理的投资似乎也进入无章可循的地步。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市场的持续下跌,估值水平回落,一些优质个股的投资价值开始凸显,这或许为长期投资者的介入提供了契机。

      博时基金经理夏春认为,A股面临的是成长泡沫的破灭和系统性估值的下降,虽然未来的希望在新股和中小股中,但不可否认,随着这两年股市的迅速扩容,也是泥沙混杂,不少经营下去都成问题的公司,却享受着较高的估值,而实际业绩表现很难令人满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难奢望当前市场能够出现系统性行情,但恰恰相反的是,A股市场所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带来的往往是个股真正的投资机会。

      夏春的上述观点意味着基金经理须花费更多的精力进行具体投资标的的调研审视,由于A股缺乏系统性机会,较大层面上的行业机会已经很难把握,事实上随着今年A股市场的屡屡走跌,A股市场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深深陷入恐慌暴跌情绪之中,与此同时,在宏观经济增速疲软的背景下,也难有多少行业在大多数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不佳的背景下独善其身,因此寻找确定性的个股机会或许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基金经理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