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位
研究了12年巴菲特,在央视讲了10期学习巴菲特,4次见到巴菲特,我发现巴菲特也特别能重复唠叨。
年年参加股东大会的人发现,巴菲特每年说的投资之道几乎完全相同,过去45年每年致股东的信中讲的投资之道完全相同,甚至有不少和他的导师格雷厄姆说过的话写过的书完全相同。
文化人常说,大道至简,老百姓常说,大道理很空。但是,无论是人生,还是投资,大道理很简单,很空,很虚,却很有用,而且一代又一代人也用不尽。正如两千多年前的道德经第四章所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遗憾的是,年轻时我们听了却不懂,年轻大了,我们懂了,天天唠叨讲给孩子听,他们却不听。
一、巴菲特小故事
巴菲特在1994年回顾过去30年发现,尽管发生了很多没有预料到的重大事件,价值投资基本原则却屹立不倒:
“我们将继续完全对那些关于政治和经济的预测预言置之不理,这些预测对于许多投资者和商人来价格高昂却只能让人心烦意乱。30年前没有一个人能够预测到以下重大事件的发生:越南战争大面积扩散、工资与物价实行管制、两次发生石油危机、一位美国总统辞职、前苏联解体、道琼斯指数一天暴跌508点,或是短期政府债券(TreasuryBill)收益率在2.8%和17.4%之间巨幅波动。”
“但令人惊奇的是,这些重磅炸弹一般的事件却丝毫没有削弱本·格雷厄姆的投资原则的正确性,它们也没有导致以合理的价格协议收购优秀的企业变成荒谬的错误。因此,请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让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拖延或改变我们的资本配置,那么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将会多么巨大。事实上,我们往往是在人们对某个宏观事件的忧虑达到最恐惧的顶点时进行了最好的买入。恐惧是盲目追赶潮流者的敌人,但却是坚持基本原则者的朋友。”
二、道德经大智慧
道德经第三章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冲,虚空。或,帛书甲本为又。盈,满或足。渊,水深的地方。湛(chén),通沉,水很深的样子。帝,中国人常说的天帝。
我理解其大意是:大道很虚很空的,但用起来却是怎么用也用不尽用不完全。大道如同宇宙深处的深渊一样非常深远,根源之远好像是万物的老祖宗,奥妙之深如同海底深渊深处的海水一样,深不见底,看不清楚,似有似无。我不知大道是谁创生出来的,好像早在天帝之前就已经有了。
三、刘建位“胡说巴道”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之道从根本上传自于他的导师也是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格雷厄姆用四个字概括价值投资之道:“我大胆地将成功投资的秘密精炼成四个字的座右铭: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就是股票价格低于价值的幅度,就是我们几千年来购物时最基本的追求:便宜。便宜不是指价格低,而是指价格相对于价值而言太低了,买这样的东西就是捡了个大便宜,买安全边际大的股票就是捡了个大便宜。
安全边际最大的作用是,在估值出现一定误差的情况下仍能保证本金安全,并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巴菲特说:“你必须具有相应的知识,使你能够大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内在价值。但是你不需要非常精确的评估数值。你所需要的就是格雷厄姆所说的价值大大超出价格所形成的安全边际。你不必试图以8,0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价值8,300万美元的企业,你要让自己拥有一个很大的安全边际。当你建造桥梁时,你会确保这座桥能够承受3万磅的载重量,但你只准许载重1万磅的卡车通过。在于投资中你应该遵循相同的安全边际原则”。
巴菲特强调股票没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就不值得买入:“我们强调在我们的买入价格上留有安全边际。如果我们计算出一只普通股的价值仅仅略高于它的价格,那么我们不会对买入产生兴趣。我们相信这一安全边际原则—格雷厄姆非常强调这一原则—是成功投资的基石”。
安全边际越大,盈利空间越大,而且投资风险越小,巴菲特形容基于安全边际的价值投资的好处是风险与收益不是成正比而是成反比:“如果你以60美分买进1美元的纸币,其风险大于以40美分买进1美元的纸币,可是后者的预期报酬却更高。基于价值构造的投资组合,风险更小,预期报酬却高。”
买东西要捡便宜才最划算,买股票也要捡便宜才最赚钱。价值投资之道符合几千年来最普遍的购物基本原则,来自于历史的最深远之处,看似简单容易,但运用起来越奥妙无穷。不相信,你想一想,为什么股市暴跌大熊市时满地都是很便宜的股票却没人敢捡?为什么股市暴涨大牛市中满地都是非常贵的股票却人人抢着买?
听起来,价值投资之道,和我们生活中很多大道理一样,很虚很空。但运用起来,奥妙无穷,可以运用的范围无边无界,运用的效用无穷无尽。巴菲特也是参透了价格与价值这一对矛盾,掌握价值投资的奥妙,灵活运用到股票投资和企业收购上,从1956年100美元起家到2008年成为身家620亿美元的世界首富。
我也不知道格雷厄姆基于安全边际的价值投资之道最初又是从哪里来的。但我知道,其实买股票和买东西是完全一样的道理,早在有股票市场之前这种道理就已经存在了。
我始终不解的是,人们在购物时非常精明只购买质优价廉的东西,同样这些人到了股市中,买股票时,却既不问质优不优,也不问价廉不廉,只问一句话:会不会涨?同样的人,同样是购买,行为差别怎么这么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