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丁宁 ○编辑 张亦文
一方面市场行情持续混沌财富效应难以显现,基民入市情绪在低位徘徊,另一方面新基金发行节奏依旧紧凑,数十只产品扎堆上柜情况屡见不鲜。当“热情”的供给遭遇“清淡”的需求,基金发行大戏的剧情不由变得耐人寻味,而不同角色在这场戏中的丰富“表情”更是折射出当下基金销售所面临的困境。
基金销售人员
市场好,或者不好,基金销售指标就在那里,不得不卖;你笑,或者不笑,银行的条件就在那里,不得不服。
——深圳某基金公司销售部负责人
四年内,我失去了看日历的习惯,每一年的时间,都是用一个个新基金和营销活动分隔而成的。每当需要有所回忆的时候,总是如是开头:是某某基金和某某基金发行之间的事情,抑或是,是大盘多少点的时候吧。
——沪上某基金公司一线销售员
不是在卖基金,就是在赶往卖基金的路上。行情不好的当下,是顶着“钢盔”在卖基金。
——北京某基金公司渠道员工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人在卖基金,他们幽默又聪明,他们个个高学历,他们西装革履掏出名片全都是经理,可是一进银行卑躬又屈膝。哦,卖基金最悲剧,哦,卖基金最苦闷!
——流传于基金渠道员工间的微博
基金公司高管
新基金发行已是赔本赚吆喝,业内仍然臣服于规模的魔术棒:小公司为了生存而战,大公司为了荣誉而战。结果是,发行成本越来越高,基金业资产管理规模逐年下降,新基金成立之后份额大幅缩水。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但是我们却都走在这条道上。
——北京某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
在目前的发展模式下,基金难以摆脱对于规模的依赖,尤其对于新近成立的基金公司来说,一切从头做起,都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如果没有管理费收入的支撑,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根本难以生存,股东方面的压力也会不断加大,耐心不是人人都有。
——某新生代基金公司市场总监
过于注重发行新基金或追求发行数目,势必导致基金公司大多数的资源向发行倾斜,整个市场团队疲于发行,而且,频繁的发行促使渠道不断“赎老买新”,逼迫其他基金公司为了维持份额也不得不发行新基金,迫使基金公司不断接受渠道越来越高的要价,最终对整个行业都没有好处。
未来市场上可能出现主动和被动的基金清盘,或是将过小的差不多类型的基金进行合并,10个1亿元左右的同类基金,不如合并成一只10亿的基金,让10个基金经理中最好的那个来管。销售艰难的中小型基金公司,由于成本的上升,资本金的透支,早晚会被收购兼并。
——兴业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卫东
第三方机构
因为董事会对于基金公司高管的规模考核有要求,基金公司注重规模。而因为激励机制的原因,银行会有更多的动力卖新基金而不是做老基金的持续营销,因此,基金公司为了做规模只有通过新产品来做。现在已经有很多基金经理一拖多的情况,如果基金发行不断扩张,未来2~3年可能会出现基金小组共同管理多只基金的现象。
——华泰联合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王群航
销售难到一定程度,未来发行的行业格局肯定会发生变化,新基金发行可能会逐步放缓。需要指出的是,基金发行困难并不是因为发得多,而是因为没有了赚钱效应。基金公司应该更多的想一想怎么才能为客户赚钱。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曾令华
新基金发行已经陷入了一种“怪圈”,这样“拼发行”肯定会透支行业的资源,如果市场持续低迷,目前的发行现状肯定不具有持续性。目前来看,很多传统的大银行已经发不动了,个别小银行在发行上还能够“冲一冲”。
——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江赛春
有利益就会有动力,旱涝保收的管理费提取模式,决定了基金的规模才是基金公司追求的最大目标。但如果基金不能为投资者带来收益,在基金销售一线,只会造成越发越讨人嫌。开放期一到,帮忙资金就疯狂赎回,基金规模也难以增长,整个行业应该有所反思。
——北京某基金研究机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