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人物
  • 6:人物
  • 7:人物
  • 8:人物
  • 9:观点·专栏
  • 10:公司
  • 11:市场
  • 12:市场趋势
  • 13:开市大吉
  • 14: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5:圆桌
  • 16:数据
  • 17:数据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特别报道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银华第四只分级基金获批
  • 华安信用四季红债券基金
    获准发行
  • 新基金募集延期再现 逼近历史最“低迷”水平
  • 基金:选股重要性大于择时
  • 谨慎观后市 超六成基金主动减仓
  • 浦银安盛增利分级债基获批
  • 科技创新是经济转型的动力
  • 东吴行业轮动发力领涨
  • 中信汇添富现金
    宝联名信用卡上市
  • 对冲基金经理
    ——詹姆斯·查诺斯
  • 张光平:上海将积极推动
    高端金融人才培训
  •  
    2011年10月31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银华第四只分级基金获批
    华安信用四季红债券基金
    获准发行
    新基金募集延期再现 逼近历史最“低迷”水平
    基金:选股重要性大于择时
    谨慎观后市 超六成基金主动减仓
    浦银安盛增利分级债基获批
    科技创新是经济转型的动力
    东吴行业轮动发力领涨
    中信汇添富现金
    宝联名信用卡上市
    对冲基金经理
    ——詹姆斯·查诺斯
    张光平:上海将积极推动
    高端金融人才培训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新基金募集延期再现 逼近历史最“低迷”水平
    2011-10-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丁宁

      ⊙本报记者 丁宁

      

      又有一只新基金申请延长募集期,使得今年以来拉长发行当期的基金数目达到12只,距离历史低迷时期2008年14只新基金延长募集期的水平仅一步之遥。市场调整和发行扎堆大背景下,新基金销售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再次凸显。

      北京某基金公司29日公告称,决定将旗下某只在发的指数基金的募集截止日从10月31日延长至11月18日。

      今年以来,新基金延长募集的公告多次见诸报端。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已有12只新基金发布延长首募规模公告,其中沪上某基金公司曾两度公告宣布延长旗下一只债券型基金募集期,而即便“梅开二度”,该基金首发规模也仅2.12亿元,刚过2亿元法定成立门槛。

      “今年市场跌幅虽不如08年那么迅猛,但股市的持续低迷和基金业绩的乏善可陈亦让投资者望而却步,目前已经有12只基金申请延长首募时间,已经非常逼近历史‘最低迷’的时期。”分析人士称,上次出现新基金两度延长募集的情况,是在2008年,而当年申请延长募集的新基金共有14只。

      在这场新基金发行的“生态革命”中,中小基金公司的处境尤为艰难。在上述12只延长募集的新基金中,大部分来自于没有太大“渠道关系”的中小基金公司。

      沪上一中小基金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当下基金难卖,压力非常大。“我们没有太大的预期”,当被记者问及目前新基金销售目标时该人士坦言:“能够成立就行,请帮忙资金冲场面一方面‘成本太大’,另一方面现在肯帮忙的资金也不多。现在只有大公司有钱发基金,小公司都耗不起了。”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称,从目前情况看,市场具备“回暖的可能性”,通胀持续、楼市调控环境下,一旦股市赚钱效应重现,低位入市的基金将获得更大成长空间。“当然这都是建立在后市真能有所表现的前提下。如果反转预期落空,基金销售的困局或将贯穿整年。”该人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