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人物
  • 6:人物
  • 7:人物
  • 8:人物
  • 9:观点·专栏
  • 10:公司
  • 11:市场
  • 12:市场趋势
  • 13:开市大吉
  • 14: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5:圆桌
  • 16:数据
  • 17:数据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特别报道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上市公司前三季盈利同比增长19% 增速明显回落
  • 超六成公司全年业绩预喜
    信息行业或迎爆发性增长
  • 高期许低增长
    创业板公司业绩
    波动加剧
  • 97%中小板公司实现盈利
    机构“结伴”收集筹码
  •  
    2011年10月31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上市公司前三季盈利同比增长19% 增速明显回落
    超六成公司全年业绩预喜
    信息行业或迎爆发性增长
    高期许低增长
    创业板公司业绩
    波动加剧
    97%中小板公司实现盈利
    机构“结伴”收集筹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市公司前三季盈利同比增长19% 增速明显回落
    2011-10-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正懿 ○编辑 裘海亮

      上市公司三季报收官,据上证报资讯统计,截至10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2132家公司披露三季报,前三季度合计创造净利润1.4万亿元,同比增长18.97%。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全球经济环境动荡不安,上市公司第三季度业绩环比出现下滑,未来增长仍存在不确定性。

      ⊙记者 吴正懿 ○编辑 裘海亮

      整体业绩增速回落

      截至10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2132家公司披露三季报,其中1936家公司盈利,196家亏损,亏损比例为9.19%。在盈利公司中,有1259家业绩同比增长,占比65%,76家公司扭亏。

      上证报资讯统计,前三季度,2132家上市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为145768.27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46.42亿元;可比样本的总营收为145746.67亿元,同比增长25.28%;净利润14044.78亿元,同比增长18.97%。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依旧是中流砥柱,前三季度创造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在所有上市公司所占的比重分别为75.51%和86.97%。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两市可比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幅分别为26.3%和22.7%,这意味着三季度业绩增速有所滑落。

      上市公司的业绩波动与宏观经济的运行轨迹较为契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测算,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呈现增速逐季回落的态势。

      

      中小企业形势严峻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271家创业板公司累计营业收入949.52亿元,同比增长29.75%;净利润142.88亿元,同比增长16.68%。621家中小板公司营业收入合计9039.83亿元,同比增长26.08%;净利润728.81亿元,同比增长14.84%。对照可见,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前三季度的业绩增速均落后于整体指标,显示出银根紧缩、成本高企等不利因素对中小企业的冲击更大,其经营形势日趋严峻。

      其他多个指标亦折射出业绩下滑的隐忧。三季度,非金融类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同比下降22.22%;平均毛利率为19.13%,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为11.69%,同比微降0.04个百分点。从单季业绩看,第三季度,两市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合计为49579.42亿元,环比微增0.45%;净利润4519.7亿元,环比却下降了5.92%。而今年一季度,两市公司净利润环比增长11.1%、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6.16%,三季度环比下滑的情形为今年首次出现。

      

      四大行业盈利下滑

      尽管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相同,但由于所处行业的景气度差异甚大,不同行业的盈利能力参差不齐。

      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分类,前三季度,23个行业分类中有19个行业业绩实现同比增长;综合、有色金属、建筑建材、纺织服装排名前列,净利增幅超过40%;其中,有色金属行业整体净利增幅超过70%,现金净流量同比大增207.77%,显示出良好的盈利质量。有色金属中的稀土永磁板块表现尤为抢眼,太原刚玉净利同比增逾31倍,银河磁体、正海磁材、宁波韵升等公司盈利增幅均在1倍以上。

      受益于物价持续上涨,农林牧渔、食品饮料行业的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例如,因生猪销售价格持续上涨并维持高位,新五丰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暴增36.45倍。食品饮料业较为惹眼的是一线白酒公司,贵州茅台、五粮液的三季报业绩相当“醉人”,洋河股份的盈利亦相当丰厚,业绩同比增长89.88%。

      然而,交通运输、黑色金属、公用事业和电子4行业的净利则出现下滑,降幅分别为28.29%、18.1%、17.73%和4.73%。另外,交运设备和信息设备的净利增幅仅约1%。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宏观经济走势尚不明朗,上市公司四季度的业绩存在不确定性。不过,从国家统计局的分析看,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比较强劲,具有持续性,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