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人物
  • 6:人物
  • 7:人物
  • 8:人物
  • 9:观点·专栏
  • 10:公司
  • 11:市场
  • 12:市场趋势
  • 13:开市大吉
  • 14: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5:圆桌
  • 16:数据
  • 17:数据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特别报道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上市公司前三季盈利同比增长19% 增速明显回落
  • 超六成公司全年业绩预喜
    信息行业或迎爆发性增长
  • 高期许低增长
    创业板公司业绩
    波动加剧
  • 97%中小板公司实现盈利
    机构“结伴”收集筹码
  •  
    2011年10月31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上市公司前三季盈利同比增长19% 增速明显回落
    超六成公司全年业绩预喜
    信息行业或迎爆发性增长
    高期许低增长
    创业板公司业绩
    波动加剧
    97%中小板公司实现盈利
    机构“结伴”收集筹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高期许低增长
    创业板公司业绩
    波动加剧
    2011-10-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翟敏 ○编辑 裘海亮

      ⊙记者 翟敏 ○编辑 裘海亮

      

      两年前的10月30日,随着首批28家企业敲响上市钟声,被市场称为“十年磨一板”的创业板正式拉开大幕,由于创业板公司具有高成长特性,股民对其赋予几多期望。

      如今两年时间过去了,截至目前,所有271家创业板公司2011年三季报全部披露完毕;但与投资者高期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创业板公司业绩却逐步下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公司显现出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业绩浮动较大的特征。

      根据上证报资讯统计,创业板271家公司在2011年前三季度共实现净利润142.88亿元,同比增长约为16.68%,与中期业绩超过20%的增幅相比,增速明显放缓;环比上季度净利润则为下降约11%。

      从单家公司来看,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的有8家,分别是银河磁体、尔康制药、易联众、东软载波、正海磁材、莱美药业、汤臣倍健、长荣股份,同比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71.71%、156.92%、142.7%、132.86%、110.28%、103.2%、103.19%、101.43%。

      但与此同时,有7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其中当升科技以高达95%的负增长比例列业绩下滑首位。此外,康芝药业、荃银高科、新宁物流、国民技术、恒信移动、迪威视讯、国联水产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也均超过50%。另外,还有30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超过30%。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多数公司解释大体相同,人力成本升高、原材料价格上涨、管理费用提高、毛利率下降等成为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与业绩下滑遥相呼应的则是二级市场股价表现,创业板指数近期创下历史新低。截至10月28日收盘,创业板指报收833.42点,较最高点1239点下滑406点;在此之前的10月24日,曾以741.33点创下创业板历史低点。

      从个股来看,近一半上市公司股价出现“破发”。根据上证资讯统计,截至10月28日,与上市公司首发价格相比,12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股价出现破发,占比达到45%;其中,恒信移动、宁波GQY股价下降幅度超过50%,27家公司股价较发行价下跌超过30%。

      另外,股价同比上涨超过30%的创业板公司数量为70家,其中,探路者、大禹节水、冠昊生物、爱尔眼科、华策影视、机器人、南风股份、吉峰农机、莱美药业、东宝生物、华谊兄弟、乐视网、银江股份、亿纬锂能等公司股价上涨超过100%。

      整体来看,伴随着创业板高速扩容,相当部分创业板公司存在创新能力不强、业绩下滑严重等问题,投资者亏钱效应急剧增加,信心下降,创业板公司的高成长性也由此遭到严峻考验。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创业板设立以来,尚未如市场预期涌现出一批出类拔萃、引领风骚的企业,与投资者的高期望相比,失望在所难免;另外,“扩容”和“退出”之间的背离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