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十二五”物价仍处“高压区”——专访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张平
  • 全球经济减速下
    我国政策三大选择
  • 人物简历
  • “接地气”的学者
  •  
    2011年11月1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特别报道
    “十二五”物价仍处“高压区”——专访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张平
    全球经济减速下
    我国政策三大选择
    人物简历
    “接地气”的学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全球经济减速下
    我国政策三大选择
    2011-11-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卢晓平 ○编辑 艾家静

      ⊙记者 卢晓平 ○编辑 艾家静

      

      G20峰会召开在即,欧洲债务危机有所缓解,美国经济复苏也隐现向好势头。面对外围环境的时冷时热,我国在政策层面有什么选择?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张平指出,首先就是稳定金融,正视城市化的融资和风险。

      “当前地方融资平台(城投公司)所投向的项目大多数投资额大、周期长,收益率较低,明年集中兑付时有很大的违约风险。”张平指出,通过市政基建债券、信托、基金或政策性银行支持等方式,地方债务的现金流风险可以有所化解。“在增长中化解地方债务,不要让这种风险冲击金融市场。”他同时提出,应该硬化地方政府债务和预算约束,使之进入良性循环。

      在张平看来,近来发改委和财政部支持铁路债,并允许四个省市自行发债等举动已经表明了政府稳定金融的决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其次,政策应着眼于提高城市化的空间集聚度,扩大内需。建立一个广覆盖、可转换的基本社保体系,有效地改变原有的土地利用模式,降低土地资源压力。 

      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即推进政府收支体制的结构性改革,强化供给激励,提高居民收入分配的合理性。

      中国当前的税收结构以向工业部门征流转税为基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居民的税收和未来享受的福利应该逐步匹配。包括:扩增值税的范围到生产性服务业,降低增值税税率,激励实体部门创新。建立个人综合纳税体系,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推进个人税制的综合改革,将个人的劳务所得和资产所得纳入统一征管平台,从完全分类纳税走向分类与综合相结合,降低名义税率,减少累进档次。

      张平特别提到应开征物业税,以使地方政府通过提高城市的聚集、竞争力等方式获得收益,改变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