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公募基金总规模缩水至2.1万亿元
  • 寻找摆脱危机的共同目标(上接A1版)
  • 关注2450点支撑 个股行情有望延续
  • 七大计划构筑人才高地 上海拟订五年金融人才发展规划
  • A股10月IPO融资额创年内新低
  • 前10月券业佣金733亿 同比降逾两成
  • 市场动态
  •  
    2011年11月1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市场·新闻
    公募基金总规模缩水至2.1万亿元
    寻找摆脱危机的共同目标(上接A1版)
    关注2450点支撑 个股行情有望延续
    七大计划构筑人才高地 上海拟订五年金融人才发展规划
    A股10月IPO融资额创年内新低
    前10月券业佣金733亿 同比降逾两成
    市场动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寻找摆脱危机的共同目标(上接A1版)
    2011-11-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A1版)

      寻找摆脱危机的共同目标

      与美国的情况不同,多数欧洲国家的政府不需要再鼓励民众消费,反过来他们希望民众支持政府提出的所谓“节俭措施”(Austerity Measures)。各国就拯救欧债方案争论不休,原本以为自己置身事外的国家现在也受到冲击,即使有些国家仍同意继续负担相应的成本,但目的已经不是为救他人,而是为防止引火烧身。至于长期的目标–建立欧元区稳定的财政机制,更是无从落实。

      新兴市场国家的情况更加复杂。中国目前希望通过鼓励消费来增加内需,进而改变原有的由投资和出口主导经济增长的模式,以便使经济保持可持续的增长。中国内需消费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健康体制和教育体制等一系列社会改革。对外经济政策方面,如果继续放贷给美国人消费,中国人不仅要牺牲目前的消费,还有很大可能牺牲未来的消费,因为那些储备资产的价值随时会缩水。

      现实的情况就是不同国家和经济体的经济目标是互相矛盾的,完全没有可能同时达到。实现一个国家的政策目标,往往以牺牲另一个或一些国家的利益为前提。例如:美国政府的借债成本越低,中国等国家所持有美国国债资产未来贬值的风险就越大;美国民众目前要增加消费,必然要通过借贷来减少其他国家民众目前的消费;美国要重振制造业和改善就业,那意味着新兴市场国家必须出让一部分市场份额和减少一部分就业;欧债危机国家要想避免债务违约,现在一定要从其他国家的钱袋里拿钱;而欧洲一些国家“节俭措施”的实施,无疑会导致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出口的减少。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很难独立执行一种经济政策。多种目标的政策选择,只能是众利之中取其重,众害之中取其轻,实际上,各国现在是各算各的账,各唱各的腔,政策协调的成本越来越大。

      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不公平的。强权国家制订规则并享受最大利益,危机时期新兴市场国家却承担更大的成本。强权国家希望资本自由流动,中国就应该开放资本市场;强权国家不希望中国获得技术,技术就不能出口给中国;劳动力可以自由地流动吗?当然不能,因为强权国家不喜欢有廉价的劳动力进入本国。全球自由市场实际是假的,强权国家要自由就有自由,否则就不容许自由。

      在未来的一年,由于很多国家大选和政府换届的影响,各国经济政策将更加维护本国的利益,各国或不同经济体之间政策冲突会进一步显现。这些政策对各金融市场和资产类别的影响将会各不相同。如果说过去一段时间全球多数金融资产价格受压,那么未来一段时间,不同金融资产价格会出现不同方向的变化,资产配置和相对价值策略会变得更加重要。

      (作者系东方汇理中国业务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