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路演回放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广告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资金·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稳定性不过关 纯电动车成温室花朵
  • 雷克萨斯更小更便宜 混合动力双“低”入华
  • 上汽自掏腰包 丰厚补贴混动车私车消费者
  •  
    2011年11月3日   按日期查找
    T4版:汽车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 T4版:汽车动态
    稳定性不过关 纯电动车成温室花朵
    雷克萨斯更小更便宜 混合动力双“低”入华
    上汽自掏腰包 丰厚补贴混动车私车消费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稳定性不过关 纯电动车成温室花朵
    2011-11-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胡玮炜

      中国车企正面临新能源中长期路径的重大抉择。面对混合动力轿车销量急速攀升、纯电动汽车乏人问津的现状,多位车企高层表示,受多重因素影响,纯电动汽车大规模普及化难度较大。

      ⊙胡玮炜

      

      纯电动汽车质量不稳定,是阻止纯电动汽车产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汽车质量的最关键因素是电池。据了解,第一代用于纯电动汽车的锂电池口碑不佳,曾多次出现自燃、爆炸等事故,因此多家车企不敢透露使用了锂电池,仅对外称为铁锂电池。

      知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面上的电动汽车多为电动样车,和工业化后的成品有较大不同。

      手工打造几辆电动样车,可以保证较高标准的技术数据;但工业化大生产后,不少电动汽车的质量将大打折扣。

      多位海外技术专家质疑电动汽车的稳定性。72岁法国电动车技术老专家Jeam Baptiste Michel指出:“电动车的技术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需要一个市场验证的过程,否则你一个电动车公司告诉我你的技术如何先进,续航里程有多长都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有一个公司的电动车100辆,在深圳一个城市跑一年不出问题,那才能基本说明车辆没有问题。”退休前,Michel一直任职于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的电动车部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曾与中国方面交流电动车技术。

      稳定性不过关将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业内专家认为,首先,一旦产品发生类似燃烧,爆炸等问题,品牌将毁于一旦。其次,电动汽车质保期内的售后返修率过高,导致售后维修成本居高不下。如果批量生产的稳定性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将给企业造成无法承担的损失。有一组数据显示,传统汽车在质保期的返修率是3%左右,而电动车在质保期的返修率是10%。

      除纯电动汽车自身质量存在缺陷外,外部配套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纯电动汽车市场需求。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汽车电气化战略执行总监白雷蒙就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包括车厂、电池厂和营运商三大部分,任何一部分都没办法单独自行开拓市场,三者必须整合、形成完善的服务系统,既针对使用者提供体验服务,又有效监控电池的安全。”白雷蒙认为,纯电动汽车的大规模产业化,必须三管齐下,即产业研发提高电动汽车技术、形成完善的充电设施,并需要在初期发展时选择适当的营运模式。

      德国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FHDW汽车中心主任Stefan Bratzel教授认为,目前全球电动汽车技术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尤其是发动机和变速箱技术。他甚至开创性地表示,电动汽车不仅仅是把发动机换成电池,而是形态的变化,驾驶体验的变化,甚至不排除未来电动汽车不再是四个轮胎的汽车。

      此前,大众汽车的一项考察显示:在电池成本及国家电力结构改变之前,电动车仍非“中国车主开得起,用得好”的产品。尽管纯电动汽车比传统汽车节能环保,但其全产业链反而造成了更多污染。如,纯电动汽车的碳排放量高于传统在售汽车。目前,中国70%以上依然采用火力发电,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高,电动“高尔夫”的碳排放量亦高出在售的1.4TSI发动机的“高尔夫”。而事实上,其他品牌的车型也存在同样问题。

      (作者系汽车行业资深分析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