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路演回放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广告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资金·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基金十月来打新浮盈6.5亿
    债基“捧场”意愿下降
  • 暂停经纪业务 华南期货面临淘汰
  • ■机构一线
  • 滕泰:告别通胀恐慌
    股市已现政策和估值底
  • 区域券商
    仍看重窗口效应
  •  
    2011年11月3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市场·机构
    基金十月来打新浮盈6.5亿
    债基“捧场”意愿下降
    暂停经纪业务 华南期货面临淘汰
    ■机构一线
    滕泰:告别通胀恐慌
    股市已现政策和估值底
    区域券商
    仍看重窗口效应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十月来打新浮盈6.5亿
    债基“捧场”意愿下降
    2011-11-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丁宁 ○编辑 张亦文

      ⊙记者 丁宁 ○编辑 张亦文

      

      近期市场有所回暖,参与新股网下申购的基金“手气”也不错,十月以来上市的13只新股目前有12只现股价高于发行价,111只打新基金浮盈6.51亿元。不过传统上打新意愿较为强烈的债基目前整体依旧谨慎,此前打新被套的伤痛和当下债市的回暖使得债基基金经理更愿意将目光投向确定性相对较高的债券品种上。

      

      新股“升温” 基金打新浮盈6.5亿

      昨日3只新股上市,在大盘大幅低开的环境中一路高歌猛进,并最终皆以较高涨幅收盘。其中开能环保单日涨幅118.26%,梅安森上市首日亦上涨54.04%。受益于此,9只参与新股网下申购的基金单日浮盈超过7000万。

      “开门大吉”并非近期基金打新个例。事实上,随着新股市场阶段性升温,参与新股网下申购的基金也是“手气”不错,多有浮盈。

      数据统计显示,10月以来共有13只新股上市,涉及打新基金111只,而截至11月2日,其中12只新股最新收盘价高于发行价格,其中10月28日上市的金磊股份涨幅最大,股价已较发行价上涨129.11%。

      在新股表现“争气”的背景下,参与打新的基金也是多有斩获。统计显示,111只基金十月以来打新浮盈6.51亿。其中53只基金共获配中国水电5.5亿股,目前浮盈超4亿,为近期基金“捧场”最多的新股;而上述金磊股份为阶段性涨幅最大新股,华安动态灵活配置和华宝兴业行业精选分别获配125万股,目前各浮盈将近2000万。

      若将时间轴拉长,在经历了上半年新股大面积破发的折腾之后,三季度以来基金打新再度回暖,整体呈现浮盈状态。数据统计显示,若锁定期满基金依旧保留获配原股,三季度以来基金依靠打新共浮盈18.78亿。

      分析人士称,在经历前期虚高发行价下新股频频破发的阵痛之后,机构报价趋于理性,使得新股发行价向“市场化”靠拢,另一方面近期市场整体有所回暖,也为新股上市后的表现提供了较之此前更为理想的大环境。

      

      “旧伤”未愈 债基倾向“老本行”

      然而在稍透露回暖迹象的新股发行环境中,基金打新的“内部结构”出现微妙变化,传统上的打新主力债券型基金当下渐露谨慎之意。

      数据统计显示,在111只基金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分别为66只和22只,而一度打新积极的债券型基金仅有23只,谨慎态度可见一斑。

      沪上某债券型基金经理表示,目前自己基本不参与打新。“从大环境来看,目前权益类投资风险依旧较大,特别是对于风格偏向稳健的债基来说,此前打新的沉痛教训还没有过去,当下部分新股市盈率重回30倍以上,风险依然值得警惕”。

      北京某债基经理则表示,近期债市小牛行情有望启动,各类券种配置价值也逐渐显现,现在更愿意把主要精力花在“老本行”上。“毕竟债基的主要投资视野应该着眼于债市,况且债市目前有机会,肯定会重点关注。至于打新股,等到行情真正明朗才会酌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