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产业纵深
  • 12:区域调查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信息大全
  • 部分上市公司回应
    财政部“会计大考”
  • 监管审核“转风向” 今年来服装企业IPO过会率未过半
  • 壹桥苗业
    收到3962万元补偿款
  • 竞争对手质疑广联达“造假”
    分析师不认同
  • 手头紧有意减持独一味
    阙文彬套现用途受关注
  • 卫士通、利达光电遭减持
  • 青龙管业高管及其配偶频繁抛股
  •  
    2011年11月4日   按日期查找
    8版:公司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公司纵深
    ■信息大全
    部分上市公司回应
    财政部“会计大考”
    监管审核“转风向” 今年来服装企业IPO过会率未过半
    壹桥苗业
    收到3962万元补偿款
    竞争对手质疑广联达“造假”
    分析师不认同
    手头紧有意减持独一味
    阙文彬套现用途受关注
    卫士通、利达光电遭减持
    青龙管业高管及其配偶频繁抛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监管审核“转风向” 今年来服装企业IPO过会率未过半
    2011-11-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正懿 ○编辑 邱江

      监管审核“转风向”

      今年来服装企业IPO过会率未过半

      ⊙记者 吴正懿 ○编辑 邱江

      

      11月2日,女装品牌淑女屋冲刺IPO失利,服装企业的IPO窘况再度聚焦于镁光灯之下。据记者统计,今年以来,A股市场共有11家服装企业IPO上会,闯关成功的仅有5家,过会率约45%。一个重要的背景是,监管层对加盟、经销模式拟IPO公司的发审口径从严把控,或是服装企业IPO被否的主因。

      淑女屋的主要产品为女装、童装和床上用品,2008年至2010年净利润分别为5816.7万元、4183.1万元和6077.3万元,报告期内主营毛利率保持在53%以上,高于部分同行上市公司,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对于公司IPO被否,有业内人士透露,发审委对募投项目的产能消化存在疑问。据资料,公司本次拟募集资金4.32亿元,投入营销渠道扩建、大浪服装家纺生产基地建设和信息系统技改3个项目,其中营销渠道达产后将新增322家直营店。截至2010年末,淑女屋拥有795家门店,其中642家为直营店。这意味着募投项目达产后“战线”将拉长40%以上。

      另一个可能的问题是,尽管销售模式以直营为主,但报告期内淑女屋的加盟收入仍有一定幅度增长。而加盟商模式容易导致“数据失真”,这正是监管机构审核关注的重点。

      回看今年以来服装类企业(不包括家纺、制鞋等)的IPO情况,一条“分水岭”清晰可见。2010年,凯撒股份、希努尔等多家服装企业“一马平川”集群上市,成为资本市场一大亮点。但今年以来,服装企业IPO环境迥然不同,迄今亮相的11家公司仅5家过关,过会率仅45%。

      从审核时点看,今年4月之前,森马服饰、九牧王IPO相继过会,延续着服装企业IPO此前的“高景气度”。但4月20日和4月22日,舒朗服饰和上海利步瑞服饰上会相继被否,隐约预示着服装企业IPO审核面临“拐点”。此后,原定于5月6日上会的珠海威丝曼服饰的IPO审核被临时取消;7月18日,维格娜丝时装IPO又遭否决;10月24日和11月2日,福建诺奇和淑女屋IPO相继被否。

      今年下半年,“硕果仅存”的3家过会服装企业为朗姿股份、百圆裤业、棒杰股份。

      由于监管部门的反馈意见未披露,无法判定每家被否公司的症结,但市场人士认为这与审核“风向”转变有关。本报曾于今年6月28日报道,由于涉及收入确认真实性的问题,监管部门对采用加盟、经销这两种模式的拟IPO企业审核口径趋严。如果企业采用加盟方式,发审委要求核查并上报三年报告期、每一家加盟店的营收、净利等财务指标;如果采用经销模式,则需提供三年报告期、每一家经销商的终端客户明细。由于大部分服装企业涉及加盟或经销模式,上述审核新标准不啻于一场行业性“地震”。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宏观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及各类成本的不断攀升,加之同类上市公司的“对比效应”,二三线服装企业的IPO闯关难度可能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