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经济顾问、美联储7人管理委员会成员、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兰德尔·克罗兹纳的身份在诸多角色中变换。贯穿政治、经济以及金融市场的职业生涯让他拥有更广的视角来深入思考美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变迁。
11月初,克罗兹纳来到上海,为浦东国际金融研究交流中心主办的芝加哥商学院高级金融定制培训班的学员们授课。在此间隙,他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对2011年世界经济的热点事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如欧债危机不能“头痛医头”,“占领华尔街”运动“可以理解”,美元储备货币地位“5年不动摇”,等等。
对于最受市场关注的QE3(第三轮量化宽松),作为美联储前高官的克罗兹纳措辞谨慎。他说,如果市场上有更多负面因素出现,美联储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但问题是,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并非那么强势有效。言外之意,你可以继续等待,但最好别指望QE3。
⊙记者 石贝贝 ○编辑 艾家静
【关键词:欧债危机】
救欧洲不能头痛医头
上海证券报:你对当前的欧债危机怎么看?未来会向什么方面发展?
兰德尔·克罗兹纳:每隔数小时,欧债危机的形势就会发生变化,但能否解决依然是一个问题。
从目前来看,欧洲正采取一种“美国式”的处理方式,推出救助计划,即欧洲金融稳定基金。这一计划的基本思路是借钱给高风险的债务国,偿付到期债务避免其违约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这与美国在应对金融危机时推出的问题资产购买计划等工具类似。
但问题是,目前欧洲对于相关救助基金的机制或杠杆并未形成明确的态度,比如德国就不支持欧洲央行利用储备来扩大援助基金。如此一来,谁来提供资金支持就成了一个问题。此外,目前的危机处理仍是头痛医头,属于救急阶段。归根结底,欧元区的结构性矛盾才是问题所在。
上海证券报:刚刚你提到美联储应对金融危机时的处理方式,你怎么评价美联储在危机中的表现?
兰德尔·克罗兹纳:2006年至2009年我在美联储工作,因此我不想去评论自己的做法,但历史终将对我们的表现作出评价。
重要的是,为了应对危机,美联储采取了积极举措,避免美国经济重陷“大萧条”,这也是吸取了1930年代的教训,当时美联储被指责不作为,我们不想重复同样的失误。
【关键词:全球热点】
中东局势变化出人意料
上海证券报:2011年对全球经济影响较大的事件,你认为有哪些?
兰德尔·克罗兹纳:排在首位的应该是日本大地震,这一事件对日本、乃至全球经济都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其次,中东局势变化对石油价格以及全球通胀环境等都构成影响。这两件事情都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对2011年全球经济形势产生较大影响。
当然还有欧债危机。尽管欧洲决策者们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但依旧纠结于资金来源等问题之中。毫无疑问,欧债危机拖得越久,对欧美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越大。
【关键词:QE3】
货币政策并非强势有效
上海证券报:欧债危机久拖不决也令美国经济受到负面影响。目前来看,美联储会不会推出QE3?
兰德尔·克罗兹纳:如果市场上有更多负面因素出现,美联储需要采取阻止通缩的措施。但是,在美国,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并非那么强势有效了。包括财政政策、金融机构监管等其他措施也非常重要,美国经济需要来自这两个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上海证券报:美联储是否还有其他工具可以采用?
兰德尔·克罗兹纳:日本大地震以及欧债危机等事件都对市场造成冲击,美联储需要采取措施来弥补或应对负面影响,但同时也会带来更多挑战。事实上,美国的政策更侧重美国经济本身的状况。
【关键词:美元VS人民币】
美元储备货币地位5年不动摇
上海证券报:目前市场上有关美元能否继续作为储备货币的争论很多,你怎么看?
兰德尔·克罗兹纳:过去5年来市场一直有很多关于美元是否适合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讨论。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人们也在讨论日元是否能够挑战美元、成为主要储备货币,但最终日元也没能够挑战美元的地位。现在人们又转而关注人民币。不过,在人民币汇率由市场主导、并更广泛地被使用之前,人民币应该不会取代美元的地位。
从另一方面而言,尽管美国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但贸易并不占美国GDP很大比重,这与中国、欧洲很不同。因此,外汇变动对于美国整体经济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截至目前,我没有看到任何实质性的挑战,至少在未来5年,美元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不会动摇。
上海证券报:对人民币汇率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兰德尔·克罗兹纳:如果有更多市场方面的力量来推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将会更好,这同时有利于帮助中国实现更为平衡的经济发展,此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侧重于出口,现在应该更多地关注国内消费。
【关键词:占领华尔街】
华尔街尚未痊愈
上海证券报:你对“占领华尔街”运动怎么看?
兰德尔·克罗兹纳:人们面对经济、社会、工作各种压力,出现各种行为,这可以理解。
上海证券报:华尔街投行三季报不佳,业绩表现良好的投行则被认为是会计粉饰所致。你认为华尔街投行已经恢复了吗,他们的杠杆率情况怎样?
兰德尔·克罗兹纳:所有投行的杠杆率都在迅速下降,他们抛售了很多资产。还有一些金融机构仍处于困境之中,加上欧洲的债券市场一直低迷,导致很多华尔街机构没有办法完全恢复。一旦欧洲的问题趋于严重,迟早会对美国金融机构造成影响,我们必须时刻做好应对风险敞口扩大的准备。
上海证券报:作为应对危机的举措之一,美国通过《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对美国金融监管体系进行大幅调整和加强,也彻底扭转了金融领域去监管化的思潮,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再平衡。但实施过程却非常缓慢,你怎么看这种情况?
兰德尔·克罗兹纳:监管不一定只是金融方面的,改革的目的应该是能够支持、提升经济的增长,并为客户提供适当的保护,维持市场的诚信和客户对市场的信心。另外还有很多好处,比如给金融市场带来一些灵活性、降低成本,或者能够让个体投资者做出更好的决策,等等。
【关键词:金融创新】
创新的前提是具备“失败的能力”
上海证券报:经历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兰德尔·克罗兹纳:现在全世界都面临着非常大的监管挑战,如何恰当地应用金融衍生品就是挑战之一,如果运用不好将会加剧市场风险。
金融创新的成功和失败都是很正常的。如果创新没有失败,那可能说明你创新的力度还不够大。金融危机的时候我在华盛顿,当时启动了很多创新的方案,有些成功了,有些则失败了,再正常不过。
进行金融创新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必须具备“失败的能力”。因为有些时候你不知道创新的后果会是怎样,如果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可靠,那么即便合约不奏效、卖不好,也不会对市场其他方面产生太多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创新之前需要有很好的平衡,你要能够愿意去冒险、进行一些尝试,但前提是你的产品设计和合约不会有更广泛意义上的风险,对金融市场、整个经济来说都利大于弊。
上海证券报: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正在大量引入创新的金融衍生品,这会不会使得原本波动性较大的市场更加不稳定?
兰德尔·克罗兹纳:对于有波动的新兴市场而言,金融衍生产品可以在市场上发挥广泛的作用,比如套期保值、风险转移等。对单一企业而言,也可以通过引入衍生品来减少收入的波动性。当然,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具备好的风险管理、强健的市场基础设施,否则金融衍生品可能会对市场稳定起到相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