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特别报道
  • 12:产业纵深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南辕北辙的“扭转操作”
  • 政策“微调”意在力促发展方式转变
  • 文化产业股成长性值得期待
  • 资源与财富分配失衡从根本上制约了消费
  • 如何让流动小食摊守信用
  •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整体不合格
  •  
    2011年11月9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南辕北辙的“扭转操作”
    政策“微调”意在力促发展方式转变
    文化产业股成长性值得期待
    资源与财富分配失衡从根本上制约了消费
    如何让流动小食摊守信用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整体不合格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文化产业股成长性值得期待
    2011-11-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胡飞雪

      ⊙胡飞雪

      

      10月下旬以来,带动沪深两市强劲转向放量向上的龙头热点主线板块,无疑是文化产业股。那么,两市文化产业股仅仅是短期热点,还是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笔者经过反复思考,得出的结论是:文化产业股行情不是短期的,不能以短线炒作的心态来看待。

      当然,如果单讲发展繁荣文化产业,完全不足以解读出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决定的深远意义,理该放到当下中国经济的大背景之中去认识。《决定》不是偶然的,是基于世情、国情新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而提出来的,是为中国长远的未来所绘制的蓝图。中国近年来推行文化多元化发展战略,乘着入世的长风,把孔子学院开到了五大洲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汉语热随之风行全球。但是,文化发展战略不等于经济发展战略,与世界发达先行国家相比,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巨大差距。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产值仅为1.11万亿,占GDP比重为2.78%。而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占其GDP的15%至18%,仅好莱坞电影就长期占有全球电影市场70%的份额。中、日、韩准自贸协议实施以来,中国文化产业对韩、日贸易一直呈现逆差。《决定》把文化发展战略转变为经济发展战略,表明高层在思想上发生了重大转变,第一次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也意味着中国文化产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对沪深两市的投资者来说,这自然构成了重大利好。

      自1998年推动深化城镇住房体制改革起,房地产成了我国的支柱性产业,这大大地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改善了民众的居住环境,居者有其屋和居者优其屋齐头并进,但同时,高房价也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并引起中下收入阶层民怨沸腾。所以从2008年政府严厉调控楼市,今年以来,调控频出实招,比如高调大力推动保障房建设等等。笔者以为,一手向下调控房地产市场,一手向上推举文化产业,非常合乎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发展逻辑、模式、习惯,这就是,由于中国是后发经济体,政府可运用的资源有限,故在一定时期内,只能把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当时的主要发展目标上,所谓集中力量办大事,同时在多数情况下,有计划地挤压部分其他产业市场的发展空间。据此发展逻辑,笔者以为,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政府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不断出台细化的文化子行业发展规划,同时会继续向下调控房地产市场,而对汽车产业,则会采取不干预态度,由市场无形之手发挥作用。

      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市场产业生命周期共经历四个阶段,即初生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综合多种因素分析,中国城市化的未来虽然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但房地产市场很明显已走过了青年高速成长期,未来中国的楼价,从整体上来说,大致有三种走势,或许有45%的概率向下回落,有45%的概率高位盘整,有10%的概率小幅向上,想要重温过去突飞猛进的涨势美梦恐怕不再可能了。而文化产业则会接过接力棒,进入高速成长期。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资源丰富,影响力无远弗届,相信中国的文化产业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

      从长远看,资本市场是宏观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对这一点,不应有异议。投资股票,就是投资未来,而投资就是把握成长性。所以,从成长投资的角度讲,中央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经济发展内容的题中之意和必然选择,为此,沪深两市的投资者理当赶紧换挡改道、切换投资方向。

      由是观之,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应该成为我们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选择投资方向的指南针。

      (作者系证券投资人、知名财经专栏作者)